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87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科研课题 《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 研究报告

江油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 研究报告 作者:魏国强江油市贯山镇小学于2013年12月进行了“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的课题申报,在2014年3月得到了江油市教育体育局的正式立项批复,确定我校的“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为江油市市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我校全体师生听到消息后很是振奋,大家信心倍增、激情高扬,立即行动了起来,于2014年6月组织了课题开题活动,随后紧锣密鼓的开展了“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的课题研究。历时三年,我校现已完成预定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达到课题结题要求。现回顾过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问题的提出:腰鼓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群体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豪放洒脱、坚毅威猛、张弛有序、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的表现形式,雄壮有力、扣人心弦的鼓点节奏,令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它所体现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鼓点美,在给孩子美的感染、美的认识、美的教育、美的追求的同时,还能为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打下良好的基础。腰鼓活动,它不仅能大力弘扬民族艺术文化,而且还能启迪孩子的智慧和心灵,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协调能力,这又能为培养孩子专注、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合作、竞争进取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和条件。因此,以腰鼓特色为契机,弘扬传统的腰鼓艺术,将其作为对孩子进行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学打腰鼓,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融“树理想”“长知识”“炼身体”“增智力”为一体的简单易学的民间技艺。我校早在1999年起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把传承腰鼓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建立了小小腰鼓队。对“腰鼓课程”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腰鼓文化”渗透到校园建设中,师生人手一鼓,“校园腰鼓”特色初见雏形,并多次参加演出表演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办校特色,因此我校提出了开展《以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为课题的研究。二、核心概念界定:腰鼓: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激越的鼓声,激励人们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声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沟通各国人民的心灵。鼓文化是一种力量,鼓声表达着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着人类的向往和追求,塑造着人类的灵魂,伴随着人类慢慢走向进步。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满、彝、汉等民族棰击膜鸣的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腰鼓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欢快热烈、深沉张扬的个性,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健康强韧、质朴雄壮审美观,体现民族性格,蕴含前进动力,张扬民族文化的时代精神。三、研究综述:中国的民族民间传统腰鼓,代表着古老的东健体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健身养生机理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传承的民间文化形态,从产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神州大地,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着自身的价值。腰鼓舞是集武术、体操、舞蹈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民间鼓舞艺术,是没有渗透进任何西方文化,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之民族精神。所以,我校以腰鼓特色为契机,弘扬传统的腰鼓艺术,将其作为对孩子进行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我们认为童年期是人的一生成长的关键期,应该从小在学生的心中建立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腰鼓文化具备这种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内涵,鼓本身所特有的韵律、美感和激励人心的教育作用,对学生一生影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四、本课题研究意义: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欢快热烈、深沉张扬的个性,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健康强韧、质朴雄壮的审美观。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课程的资源,同时蕴含着体育、德育和智育的要素。我校对“腰鼓课程”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腰鼓文化”渗透到校园建设中,师生人手一鼓, “校园腰鼓”多次参加县市展演屡获佳绩,“校园腰鼓”特色初见雏形。让腰鼓艺术走进课堂,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体系皈依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教育自身寻求教育资源载体的发现,对我校来说,这是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和理论提升,更是学生多元发展的有效促进手段。力图通过“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课题的研究,形成鲜明办学风格,让“打鼓、养德、增智、健体”完美结合,提升师生的素养,活跃师生的身心。“以鼓为友、与鼓相伴”使学生更加灵动、更加可爱。五、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以“腰鼓”为特色活动构建的途径与方法。2、让小学生在接受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专注、吃苦耐劳精神,激发小学生对民俗文化热爱的情感,促进小学生动手能力、活泼开朗的性格等综合能力的提高。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科研的能力,加强校本特色的建设,在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同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六、研究内容:1、构建以“腰鼓”为特色活动内涵的研究。2、整理总结本校的现有资源,进行“腰鼓文化”与现代教育内容性的研究——(子课题1)。主要研究人员:唐继敏、魏国强、陈冲、何涛。3、借助鼓的韵律、节奏方面的功能,探索各种鼓的韵律操节的编制,开展学校鼓的艺术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子课题2)。主要研究人员:魏小强、郭蓉、杨明斌、何代均、陈冲。七、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收集、活动案例、经验总结法等方法。1、文献资料法用文献法收集有关腰鼓文化的历史、鼓的韵律、鼓的审美等方面的资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本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生长点。2、活动案例法运用活动案例的研究,为如何在学校实施以“腰鼓”为特色的教育活动积累一手素材,从而摸索出相应的规律。进行以“腰鼓”为特色活动的实践研究。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借助鼓的韵律、节奏方面的功能,探索各种腰鼓的韵律操节的编制,开展学校腰鼓的艺术领域的实践和研究。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活动中,教师通过实施获取相关实践经验,并通过分析总结,将认识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一定的经验性的总结与论文。八、研究措施和活动:(一)、研究措施1、确保三个“到位”。一是专项教研经费到位。学校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以购买课程研究理论书集和开展活动所需的器材等、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课程研究的研究活动,并对在课题研究中的先进个人进行奖励。二是研究人员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课题研究员为核心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三是时间到位。为了确保研究有保障,学校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并做到每次研究有中心发言人,有专题研究内容。另外,学校定期在期中、期末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实验教师汇报研究成果,交流经验。2、注重两个“加强”。一是加强管理,及时调控,建立好实验管理制度,保证课程研究开发课题实验的落实。强化过程管理,要求努力挖掘本土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定期组织课程研究案例、论文的征集与评比。同时要求实验教师整理好资料,为学校课程研究提供真实可靠、准确详细的教材资源。二是加强学习与培训,牢固树立开发学校特色课程,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凸现办学特色的理念。学校定期组织课题理论培训与讲座,学习他校课程研究开发的先进经验。并且不顾资金紧张,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三年来,共有 10 余人次教师参加专题研讨会。并实行外出学习“三个一”制度。即外出学习之后,要写一份高水平的学习报告,做一次有价值的专题讲座,上一节精彩汇报课。(二)、主要研究活动过程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艺术文化为依托,突破重点,整体推进”的创特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校分层推进、分步发展,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以腰鼓艺术教育为载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发展格局。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 “一年见规模,三年见成果”的奋斗目标。第一发展阶段:(2013.9——2014.8)1、制定学校腰鼓队特色发展二年规划,并得到有效实施。2、完善《学校腰鼓队特色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腰鼓队特长生评价方案。3、完善学校腰鼓队建设。每班建立班级腰鼓队、学校成立校级腰鼓队。4、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级文艺活动,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实现历史性突破。5、初步形成以“腰鼓队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特色。6、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7、组织研究队伍,分析研究任务,商讨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第二发展阶段:(2014.9——2015.8)1、形成比较鲜明的学校腰鼓队特色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成立学校腰鼓队特色发展研究小组并有效开展研究。3、争取在参加艺术展等文艺汇演上取得一些历史性成绩,培养出能出去表演的队员。4、开展课题研究,制定阶段计划,设计并实施活动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做好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记录、整理与分析;确定个案,实施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型实践活动。第三发展阶段:(2015.9——2016.8)1、做好课题延期研究方案工作。2、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制定阶段计划,设计并实施活动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做好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记录、整理与分析;确定个案,实施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型实践活动。第四发展阶段:(2016.9——2016.12)1、发挥腰鼓队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教育功能,形成大课程体系。2、总结提炼出学校特色发展经验材料。3、做好总结、鉴定、结题工作。4、运用经验总结法,在每个阶段注重对研究的过程中的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反思,撰写结题报告。为了切实高效的做好各个阶段的发展工作,狠抓了以下活动:1、夯实经常性常规工作(1)、学校以腰鼓为特色,融合欢乐腰鼓和安塞腰鼓动作,精心编排,并配以适合音乐,每天大课间时,所有孩子参与,这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较高。(2)、加强少年宫建设,确立了腰鼓等多个兴趣小组,每周二下午开展一个小时的活动。(3)、每月邀请江油幼专15名优秀学生辅导全校学生参与的腰鼓等5个小组的活动。(4)、邀请江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到校开展了腰鼓等科技活动。2、科学规划,落实主题课程组织就是选择和确定课程研究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组织。通过调查研究、座谈等形式,征集学生意愿,并结合我校实际开设了器乐、书法、美工等 8 门课程,作为课程研究的选修课。各位教师精心组织,认真钻研,既有过程资料记载,同时也进行了简明教材编写。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拓展了“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的内涵,深化了课题主题研究。3、注重过程,务实研究课程研究实施是课程研究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课程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 1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学习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为课程研究开发夯实理论基础。( 2 )、学校为课程研究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保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在课题研究上,做到定期研究和随时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和教师个人分散研究相结合。( 3 )、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合适的课程研究资源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山区特色的课程研究开发模式。在整个课程研究开发中,做到了三个“整合”。① 注重课程研究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② 注重课程研究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③ 注重课程研究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4、巧用评价,促进发展课程研究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在课程研究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并取得了预期的评价效果。( 1 )、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课程研究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课程研究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课程研究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我们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认知内容。通过这样的评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研究学习的兴趣,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课程研究本身的评价研究。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课程研究开发的质量,在课程研究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了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课题组顾问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建立了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对教师课程研究资源开发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完善课程研究开发的意见,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九、研究取得的成果(认识性成果、操作性成果)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腰鼓作为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它构成了我国特有的文化特色,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资源。自从我校开展了腰鼓特色活动以来,也深刻体会到腰鼓活动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生活情趣,享受腰鼓活动带来的愉悦感觉,提高了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与研讨,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校本教材。(一)、丰富多彩的腰鼓创造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快乐1、创设环境,让小学生在一日活动中感受打腰鼓的乐趣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浓厚的氛围是让小学生热爱腰鼓活动的第一步。小学生只有喜欢上打腰鼓,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才会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生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利用一切机会让小学生感受打腰鼓的热闹场面和快乐声音。如在教室里投放腰鼓的图片供小学生欣赏;每周一次带小学生到大活动室去亲身体验,感受腰鼓的乐趣;在音乐角中将收集来的各种铁罐拿来供孩子们敲敲打打,感受各种声音的魅力;结合“重阳节”邀请奶奶老师们表演腰鼓舞,体验奶奶老师们打腰鼓时的激情等。2、从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小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腰鼓练习是一项很辛苦的活动,枯燥艰苦的训练并不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复杂的节奏变化、队形变化更不是孩子们能接受的,也不是老师们在现有水平的情况下能教的,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对腰鼓保持兴趣,怎样让孩子们在已有的水平上更好地感受学习的乐趣呢?我们从孩子们熟悉的内容入手,如除了让孩子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迎宾队列外,我们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并在腰鼓学习中,尝试用腰鼓来演奏;此外,我们还尝试让小学生用腰鼓来演奏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大中国》,熟悉的音乐,熟悉的舞蹈动作,用不同的道具来表演,孩子们一下子信心百倍,似乎觉得打腰鼓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动,腰鼓也自然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了。3、参加表演活动,让小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孩子的成功感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表扬。于是我们尽量为孩子提供各种表演机会,如在表演室的小舞台上给孩子们创设表演的舞台,鼓励小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学校有活动了,让他们参加腰鼓迎宾欢迎活动等,当听到老师鼓励的言语,听到同伴们热烈的掌声,看见同伴们羡慕的眼神时,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为自己感到骄傲,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二)、腰鼓活动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小学生在有趣的腰鼓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获得自信;小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与同伴共同表演、共同游戏的乐趣,小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等等,这将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品质获得更好的发展。1、在兴趣中,培养小学生的坚持性实践证明,小学生在兴趣性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在兴趣弱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而打腰鼓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热闹的场面引起了小学生的极大兴趣。我们在开展打腰鼓的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聘请老年业余腰鼓队的成员,我们将她请到学校,向老师、孩子们介绍腰鼓的打法,并进行示范;平时我们还结合VCD指导小学生学打腰鼓,并组织小学生观看VCD腰鼓表演。精彩的表演让孩子们感叹于小小腰鼓的魅力,并纷纷表示要学打腰鼓,连一些平时不太爱音乐的孩子都嚷着要参加。由于这是他们喜欢的事情,因此他们常常一打半个多小时都不觉的累,有时还说:“我才打了一会儿,再让我打一会儿吧。”2、在挫折中,树立小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原本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的“小太阳”,家长和教师总是尽可能的使他们很少遇到困难,最好是不要遇到困难,这样一来,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往往采取逃避、求救以及屈服的态度,常常手足无措,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应经常让孩子去进行一些较难的活动,以增强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打腰鼓是一项既苦又累又比较复杂的活动,包括节奏、手势、步法等要求,我们老师也常常会手脚失调。有些孩子试了几次,可连鼓、棰都不会拿;还有些小学生左手的动作总是掌握不好,以至于不能连贯起来打。何况背着腰鼓打了一段时间后,腰酸背疼,非常吃力。因此一些孩子都嚷嚷不愿再打了。对此情况,我们一面帮助一些小学生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困难;另外,还以一些能力强的小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介绍经验、示范表演。渐渐的,孩子们遇到困难不再叫老师了,他们会先去想一想,然后找找方法,或是几个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实在不行,再向老师求教。渐渐地,很多孩子都坚持下来的,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意志品质也更加坚韧。3、在成功中,培养小学生的成就意识。实际上,腰鼓的作用远不仅仅停留在健身方面。腰鼓首先是一种集体活动,表演中的各种造型需要所有表演者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完成。因此,通过打腰鼓可以培养所有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学习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技能。而经过刻苦排练之后的舞台表演,又可以使一般没有登台表演机会的普通人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充分的展示自己,分享那份属于自己的欢呼、鲜花与掌声,这可以极大的增强全体表演者自信心。反过来这种自信又会增加他们在前期排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学打腰鼓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能力的差异,一部分小学生已能熟练的掌握了打腰鼓的手势和基本鼓点,而另一部分小学生只完成了右手的动作,这时,我们一面让那部分能力强的小学生学打花样鼓点,同时让他们负责另一部分小学生教学。这样,使他们树立了一份责任感,既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心理满足。当孩子们学打腰鼓初具成效时,我们在“六一汇演”、“欢送哥哥姐姐、大班毕业典礼”等全校性的大活动中,为孩子精心编排了迎宾队列及腰鼓表演等节目,让他们为学校的伙伴们表演、为退休奶奶老师表演、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表演,当听到阵阵掌声时,他们为自己的努力感到了骄傲。腰鼓学习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浓厚了,注意力集中了,做事情也比以前认真了。可见,腰鼓艺术对小学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腰鼓教学的开展,一切都还在摸索、在探讨之中,我们的孩子们也只处于兴趣阶段,我们要怎样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怎样才能引导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更系统的发展呢,这是我们还要继续去探索、去挖掘的。课题研究获奖情况:1、在江油市首届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校陈冲老师编排训练的腰鼓舞《东方鼓韵》获特色展示类特等奖,丁汉莉老师指导的皱纹纸粘贴画《傣韵》获手工艺术类特等奖。2、年在江油市第八届艺术展演中,我校选送节目和作品获综合评定一等奖,其中集体舞“东方鼓韵”、美术手工作品“傣韵”均获一等奖。3、在2015年江油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女子组获第五名。4、在2015年江油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中,女子组获团体第六名。5、在2015年江油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女子组获团体第五名。6、在贯山镇迎新春文艺汇演中,我校选送节目《感恩的心》获二等奖。7、在2016年江油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中,获小学组团体第八名。8、在同类学校综合考核中,近三年我校均获一等奖。十、研究取得的效益:通过课题组成员三年的倾力协作,本课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学生个性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张扬一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代均老师在上《我们这里有个地方真美》一课时,把校本课程融入语文课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贯山镇的由来、这里的民俗、经济、旅游、然后重点让大家介绍我镇内的任何一处地方,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二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本课题研究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课题研究就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了,学生可以自由挑选,如学生对广告有兴趣的,可以选择参加活动……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三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均取得了教好的成绩。学校腰鼓队在多项活动中表演获上级领导好评。全校学生活泼、团结、积极向上。2、学校特色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彰显课题研究的开发,课题研究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德育为首,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放飞童心,张扬个性”的特色教育正在形成。学校校风良好,学风严谨,受到家长、社会一致好评。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3、校本建设,让腰鼓教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好教材。我校所推崇的 “校本化”是指立足本校实际,通过展开校本研究,建设校本课程等一系列工作,去实现“腰鼓教育特色”的个性化。在此方面,我校主要抓了卓有成效的两件事。一是编写校本教材——《打起腰鼓唱起歌》。这本教材,共有十四课,主要有以下特点:(1)体现五育并举。每课均有三维学习目标,例如第一课:知:了解腰鼓外形,作用及演奏特点;行:学会系鼓、执槌方法;情:“腰鼓起源古老,祖国历史悠久。”通过学习,让学生不但认识腰鼓,学会系鼓、执槌,同时也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2)可读性强,孩子喜闻乐见。只要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顺着读物式的教材中的小单元,“读一读”、“认一认”、“学一学”、“练一练”、“演一演”、“拍一拍”、“写一写”就能学会打鼓,同时接受深入浅出的品德教育、艺术教育。(3)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例如,第十二课,课题是《自编招式》,主要是学生在已学会打基本鼓点和普通花样点的基础上,调动创造思维,开展小组合作,创作花样鼓点,并进行展示竞赛。二是在推进校本教材建设的同时,我校又抓紧校本教材的“课程化”工作。推广使用时,主要利用大课间活动全校上“腰鼓课”,做到了腰鼓教学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考核。几年来,腰鼓教学,很有成效,全校师生人手一鼓,个个参与每个都学会了十多种腰鼓点,高年级还学会各种花样鼓点,个个参与每个都学会了十多种腰鼓点,高年级还学会各种花样鼓点。我校师生在大鼓和大釵的指挥下,击奏多种腰鼓点,鼓声震天,气势恢宏。4、活动展示,让腰鼓教育成为学校品德建设的重头戏。“活动展示”是展示成果,打造品牌,扩大影响的推进器。因此,学校通过“腰鼓节”、校级“腰鼓兴趣小组活动”等途径促腰鼓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借各种活动来彰显特色。“腰鼓节”的保留节目是学校“千人腰鼓”,它活泼了学生身心,锻炼了学生身体,集体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显示了“打鼓”“养德”“增智”“健体”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时刻受到教益,一举多得。“腰鼓节”的自选节目是各班级的个性展示,有的班级将打鼓与秧歌舞相结合,有班级加入“威风锣鼓”,有的班级展示高难度动作集锦„„精彩纷呈的全体、个体汇报表演展现我校学生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人人会打的基础上,学校还成立了腰鼓表演队,“百人广场表演队”将打腰鼓,跳鼓舞、变队形有机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这支表演队多次亮相于市、镇街道大型活动,受到赞誉。腰鼓表演队在镇上获一等奖。在我校,“学打中华腰鼓,练强健体魄,承民族文化,做四有新人”的氛围十分浓烈。我校的“腰鼓教育”是切合学校实际的、现代与传统融汇的特色发展之路,校本的开发应用,更让我校收益颇丰。我们还将不遗余力地奔跑在深层的探索之路上。十一、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研讨: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其主要有:1、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实用性的“腰鼓特色教育活动探究”校本课程,并形成系列、形成自己的乡土教材。3、如何形成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4、腰鼓的校本活动要进一步形成序列,成果的展示还有登上更高的平台。“千人齐奏”“百人表演”等活动,要形成序列化,真正让“腰鼓”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成为我校教育的名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校本课程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十二、参考文献:[1]张新德.安塞腰鼓[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2]高娟,杜春斌.安塞腰鼓的体育价值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 2010(29): 92.[3] 乔钰.安塞腰鼓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9.[4]朱秀芳.安塞腰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125-128. 江油市贯山镇小学课题研究组 作者:魏国强 2017.02.06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