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84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我无私的付出为什么得不到回报

杨老师:您好!人家说我人还是满好的,但我的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不开心,和他人闹矛盾,我同学都说我心胸有点狭窄(比如:下课后每次都是我拿饭,快一年了,还有每次跑上跑下的帮他们买东西,还有……;有时我不去拿饭,我不动,她们还是一副从容的做在那里)他们象没事人一样,当我是个“包身工”,是多余的.她们只是普通同学,我那三年的朋友都被她们“欺负”,她还好一点,而她们几乎没几次帮我们做一件事,我真很不得打她们一顿,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帮我吧!——蛮蛮蛮蛮:您好!您说“人家说我人还是满好的,但我的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不开心,和他人闹矛盾,我同学都说我心胸有点狭窄”,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您自我反思一下自己,若要是真的这样,那就会影响您未来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认清这是一种敌意和愤怒的心态,当然也反映着您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悖的消极心态和行为,比如您不愿意帮他们拿饭、跑上跑下帮他们买东西,以及当“包身工”。心理学研究表明,“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不开心,和他人闹矛盾”以及心胸狭窄,不仅是强化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而且会增加患其它病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自杀。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首先要改变自己帮助别人的认知,其实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些事表面上来看是在帮助别人,其实质在于修炼自己达练、宽宏的品行,同时也在无意之中锻炼了自己的身心。其实我本人已经义务从事了十多年的心理助人工作,这其中也经常有人在批评我,不过因为我一直遵循着“助人者自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您中有我,我中有您,为他人就是为自己”的做人宗旨,所以我认为助人在于修炼自己,所以我为别人做了什么,我从来没有要求回报,不过我也得到了知识技能的大幅度提高,所以改变了帮助别人的认知,那么消极的心态和行为也就会随之消失。对于“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最重要的是要很好地认识坏脾气的危害。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希望得到别人(当然不可能是一切人)的好感、友情、赞赏、合作,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没有生气,寸步难行。人的行为是受意识调节和控制的,认识了坏脾气的危害,便可从内心产生改掉坏脾气的要求。呵呵,这一点您已经认识到了,那么改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第二,记住这样两句话“把别人当自己看,把自己当别人看”,只有这样,心中才能经常想到别人和尊重别人的利益与需要,只有心中经常想到别人和尊重别人的利益与需要,才会对别人温存、体贴、热爱。只有时刻记住“把别人当自己看,把自己当别人看”,才不至于意气用事,固执己见,才能遇事平心静气,三思而行。第三,要注意多从正面看待人和事,多注意他人的优点,并有意识的与他人多接触,争取融入集体之中。第四,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尽最大可能改掉那些令他人生厌、排斥的语言和行为,并使之习惯化。第五,结交一两个知心朋友,尽量把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与之倾诉,以减轻自己不良的心理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以书写心情日记。第六,开诚布公与父母交换意见,但语言要恰当、时机要合适。同时让父母多提醒自己控制脾气。第七,多与同事、伙伴在一起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在体育娱乐活动中发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取得同事、伙伴的认可和接纳,进而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人际融洽中得以消解。第八,建议您在欲发怒时转移注意力,比如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或者想点或干点别的事儿;暗示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或用手腕戴橡皮圈弹击自己以示提醒等,这样就可以起到制怒的效果。第九,当发觉自己的情感激动起来时,为了避免立即爆发,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儿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比如迅速离开现场,去干别的事情,找人谈谈心、散散步,或者干脆到操场上猛跑几圈,这样可将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心情就会平静下来。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您批评参考!杨老师:您好!您说的很好,但是您误解了,您只是表面上看待事情,而不是实质上的。“他们象没事人一样,当我是个‘包身工’,是多余的,多余的”,就是说明她们没当我是朋友,我还当她们是朋友呢?我不是要求什么,我只是想能够把我当朋友,但这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她们连我小小的缺点都包容不下(我们认识六个月了),她们连我以前的朋友都不如,虽然我时时发脾气,她还是当我是朋友.而他们采都不采,还把我“挤”出去,她们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不舒服时还让我做这做那的,一点不顾我的感受,以为我做这是里所应当的,我只想要一位知心,了解我的人。您对于“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出的几点建议,我很赞同!但我又想了一下,不管她们怎么想的,当不当是朋友,无所谓,就当是为了自己吧,帮她们又不会少一块肉,就当作他们非常的需要我,没了我,地球就不转了,呵呵!说明我比她们有用多了,不是吗?不要想太多了,不能为了她们使自己不高兴,还影响我学习,放宽心,好人帮到底,没有收获也是无愧的,您说是吧?——蛮蛮蛮蛮:您好!看来您非常聪明而且也非常善于接受他人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这一点我非常欣赏,而且也非常愿意与您成为知心的朋友。这是因为从中小学到大学乃至走上工作岗位的之后的十多年,我和您一样一直在做提水倒茶、打扫搽抹之类的事情,有时候有些人也的确把某些事情当作了是我固定的一样,而且我也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了别人在说我“傻子”。在当学生的时候我也像您一样脾气有点不好,同时也觉得别人“心胸狭窄”,我的付出得不到他们的认同,所以也像您一样生气,……。直道大学毕业五六年之后,我开始学习诸子百家特别是心理学和老子的学说,逐渐让我摸索出了做公益之事“表面上来看是在帮助别人,其实质在于修炼自己达练、宽宏的品行,同时也在无意之中锻炼了自己的身心”。再说了,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活人为自己,好的人生——健康、幸福、愉悦和快乐——属于自己,浪费一生——挫顿、波折、痛苦和郁闷——也属于自己。也就是说好的人生和浪费的一生都是由我们的认识和心态所决定的——您不能为别人的生命负责,同样别人也不能为您的生命负责,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我们能作到的只能是为自己负责。我们不是在替别人去活,也没有人需要您这样做。您的生命是您自己的,您要为自己活,也应该珍惜您自己。所以我们今天所修炼的达练、宽宏的心态和品行,很可能就是明天健康、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组成部分。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则说:“智者乐水”。老子的意思是最友善的人像水一样——它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以无私无欲而获得世人的称赞、爱戴。最友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特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至于孔子的“上善若水”,“自行其是”(《大戴礼记•劝学》载: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倨句皆循其理,似义;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浅者流行,深渊不测,似智;弱约危通,似察;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厉;折必以东西,似意,是以见大川必观焉。”)“智者乐水”,孔门后学荀子对此所作的解释是水滋润万物,而自己一无所求,这类似“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仁爱之德;水流湍急,奔腾而下,必因地势而流,这类似人们凡事必循理而动、合轨而行的正义之为;水弥漫无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类似人与万物的本源——“道”的特征;水遇缺口,飞流直下,声如雷霆,奔赴深山峡谷,毫无惧色,类似人的大勇精神;水在器皿之中,方平而宁静,类似公平正直的美德;水以充满容器为限,无过分追求,类似人们处事正派而无偏袒的品行;水清明透彻,无物不照,类似人们明察秋毫的远见卓识;水一出一入,洗涤污垢,清洁器皿,类似圣贤善化万物的气概;水流千折万环,始终奔向东方,类似人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也类似人们以坚定的信念融入群体。我想无论老子还是孔子,对水的欣赏最重要的就是它具有无私奉献,无为而无不为的高尚品行。呵呵,我非常欣赏您义无反顾帮助别人的行为的根本目的也就在这里。所以您现在在保持和发扬自己原有良好品行的前提之下,主动地去适应他人、适应社会,学会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其实就能赚得“人脉”,提高自己的情商。只要人际关系和谐了,别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对您有相应的回报,那么您的人生之路也就如鱼得水、如沐春风。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您批评参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