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74今日阅读:150今日分享:23

培养阅读习惯也可以从漫画书入手

一位妈妈给我留言,告诉她的一个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维尼老师,我这几天无意中发现您的博客,一直在看。昨天,看到您的一篇博文,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原来是在拔苗助长啊。  小时候,听到“拔苗助长”的故事感觉很好笑,觉得生活中不会发生。长大了,在某些报道中谈到“拔苗助长”的现象,也是一笑而过。总体来说,处理我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多少年来我还是蛮淡定的。但在孩子的问题上,我却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做了“拔苗助长”的事情。 维尼评论:这位妈妈所说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个人会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很多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不知不觉地习惯性地这样做,不会觉察到它的可笑、不合理甚至荒谬,有的还奉为不可逾越的信条。这些思维的来源可能是想当然形成的,可能是亲朋说的听起来有道理的话,可能是自己理解的专家观点。这些观点本身某些方面是合理的,但是因为没有经过深入思考,难免会片面理解或者做得不适度,或者不符合自己育儿的具体情况,所以就可能成为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了。如果意识不到这些思维的不合理性,不主动改变,就会一直影响自己。所以拔苗助长这种很明显不合理的做法,会在我们育儿的过程中到处可以发现。比如很着急地培养爱孩子自理习惯、独立性,急于让孩子自己独立解决学习遇到的难题.......另外,处理自己的事情明智,与同事朋友人际关系都好,但是在孩子身上却常常犯糊涂,或者亲子关系糟糕,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或者是很普遍的。所以,所谓“育儿先育己”这种理念是需要打个问号的。我认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的确有助于育儿,但是育儿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即使自己修养再好,也不能保证育儿是合理的。所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育儿本身更有效率。  家有男孩,天真可爱,活泼好动。6个月开始看巧虎,1岁半开始打抢滩登陆电脑游戏,3岁开始看喜洋洋从此入迷。多少年了,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我陪着他一起看书,替他朗读没有间断过,直到孩子上小学前;多少年了,我一直和电视电脑战斗,抢孩子的注意力,乐此不疲。  看过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对漫画书特别的摈弃,加之自己从小也不喜欢那东东,我就特反感孩子看漫画书。从小我都替他进行选书,漫画书从来不进门,文字的量也在孩子中班下学期时加速真多,孩子看不懂,我就替他朗读,《少儿三国》《少儿西游》注音版的《昆虫记》全集,《洋葱历险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海蒂》等等,孩子也颇有兴趣(现在知道了,他当广播剧在听)。  直到小学一年级,我认为孩子也学了拼音了,字也认识不少了,我把整本的注音版的书直接扔给孩子自己看了。结果是,没有我的行政命令,这些书孩子几乎碰都不碰。另外,孩子的眼界也开阔了,学校图书馆,同学当中漫画书轻易就能借到。孩子陷入了“今年过节不看书啊,看书只看漫画书啊”的状态,经过我和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围追堵截,孩子不看漫画书了,也不看书了,我也彻底无语。  我苦苦思寻诱惑儿子的看书的方法,为此我还买了一个播音器,专门播放MP3文件,我在网上下了好多音频故事,睡前给孩子听,希望孩子能从听故事入手,因故事入迷而去寻找书籍。不得不说,孩子很喜欢听。听了《一千零一夜》后,还从学校借了这本书,就是始终没有翻开过。这使我更困惑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网上搜寻各种育儿博客,看到维尼老师的《慢慢等待孩子爱上阅读》,突然意识到,孩子因为还没有能力看那么多的文字,虽然有注音版,但是毕竟读起来很累,孩子没有兴趣。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我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  想通这一点,当我正在阅读一本《漫画史记》的时候,孩子的头就凑了过来,再也没有移开,然后就喧宾夺主的将那本书抢了去。  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动力,希望这本《漫画史记》开始孩子真正的自主阅读之路吧!维尼评论:这位妈妈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其实就是源于片面理解了尹建莉老师的本意。尹建莉老师反对的是长期只看漫画书而不喜欢文字书。尹老师说:其实“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我的女儿圆圆也非常喜欢各种“读图”活动,她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上大学了还经常看,书架里有很多漫画书......孩子一二年级如果识字量不够,读纯文字的书可能会有些困难,所以开始让孩子看一些有文字的漫画书不失为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个选择,也是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的。我培养女儿阅读兴趣,就用到了漫画书。先是带女儿看了《丁丁历险记》的电影,从而对丁丁有了兴趣,再买了几本《丁丁历险记》的漫画书,因为字不是太多,孩子自己可以看得懂,所以读起来津津有味。还有很搞笑的《乌龙院》。而习惯于看书之后,逐渐过渡到文字更多也有图画的书,比如《贝贝熊》,自然就容易了。后来逐步过渡到《爱的教育》之类的纯文字书。她现在偶尔也看漫画,但还是以文字书为主。其实看漫画书,对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因为文字有限,需要开动大脑,才能理解清楚情节。而且因为文字不多,可以展开丰富联想,可能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漫画书不同于电视的地方——看漫画是需要动脑的。所以适当看看是有好处的。教育的中庸之道:漫画书也是可以适度看看,不必完全摒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