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42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SWU学院:[403]找中介还是DIY如何选择

很多血淋淋的案例告诉我们:找中介会被坑的很惨。  我们都会在网上、身边看到很多血淋淋的案例,非常高兴地去找了中介顾问,中介在签约之前非常高兴地说这个没问题那个没问题,各种答应各种奉承。然后在签约后各种不想鸟你,做的文书申请的质量也比较一般。  笔者身边就有几个签了中介的同学,其中有两个被坑的最惨,而且还正好是身边两家非常大的机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文书都是套模版的,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一眼看去就感脚很一般,八股文模版化非常严重。而且老师各种忙各种不理同学,更可怕的是,我的同学是大三签的中介,从签约到中介真的服务结束,过程中一个换了三个咨询顾问,另外一个也换了两次。最后一个要吐槽的事情是,自始至终同学就他妈没见过写文书的老师,中介的说法是一个团队在写,只能同咨询顾问沟通(跟天天换天天不理我们的咨询顾问肿么沟通)!!  这些血淋淋的案例让很多同学对中介非常绝望,宁可自己申请,我甚至在浙大论坛cc98中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个人血泪教训证明千万不要找中介,文书语法错误极其多,态度不认真,最后花了好多钱几乎都是自己搞的申请。其实自己走一遍申请过程很有好处,lz好运。。”  为什么现在的中介这么坑爹?甚至很多人觉得不如自己做呢?  三个原因导致质量坑爹:1、本质原因是行业竞争太过激烈。2、学生一茬换一茬的特性决定了营销比口碑更重要。3、智力服务型的产业,服务前很难检验质量。  1、行业竞争太过激烈:中介咨询这个行业,从十多年前坐着等领导和富商交钱,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群雄混战的时代。仅仅在杭州应该就有近200家中介机构,机构之间有非常强烈的竞争。根据经济学原理,当一个行业内产生非常强的竞争的时候,每一个供货商都会有自己的变革方案。那么这个行业中变革方案又是什么呢?是提高质量?还是降低价格?  2、竞争激烈的时候,貌似“人有我优”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是,大学生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代一代之间的联络并不是那么强,即使服务质量非常高地为一届学生做了申请,他们影响下一届的同学,来寻觅这个机构的比例也并不是很高。同时这种推荐会有很强的择人性,只对一些确实高质量的老顾问有用。这种模式对于一些单干的顾问或许可行,但是对于要不断培养新人,不断发展的大机构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对于这个行业而言,通过疯狂的营销获取客户成为了机构取胜之道。百度搜索留学关键词的一次点击费用将近100元,延安路的数十万一块的广告牌也只有留学购买,机构所在的场地也往往极尽奢华,这些案例都让我们比较惊异。最近得知,杭州一家非常大的机构,12年的广告推广费用和场地费用加起来,占了总营业额的50%。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意味着如果去英国付给这个机构12K的话,6K是广告费场地费,4K是其他成本和常规利润,最多2K的钱才真正用来购买了顾问的服务。  3、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有疑问,大家关注营销为什么会导致服务质量降低呢?很简单,优秀的老师工资高呀,新入行的新手便宜呀,而且接的客户多了以后,被客户压死的优秀的老师也不再优秀了。营销成本的节节攀高,同时,这个智力服务业又几乎不太可能在服务前检验服务质量。导致机构大量吸纳新手经过销售培训后上岗,导致机构给好老师大量压case压到不堪重负质量下降……  毕竟,只要广告砸得多,场地豪华,咨询顾问的销售能力强,我就可以把钱收进来。服务质量怎么样?who cares?反正坑你们之后,你们毕业了,下一届学生不还是要找中介么。  也正因为这个,网上频频爆出找中介不如自己做的感慨,大家发现,顾问签约前一套签约后一套,发现自己的文书就是个模版,发现顾问各种不专业,发现自己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文书老师等等,这真是一个行业的悲哀。  那么,中介原本到底应该帮助我们完成什么工作?  这个问题本身就比较复杂,我主要对美国、英国、香港这些主流出国国家进行分析,欧洲等相对差异性较大的这里先不谈。  同样的,在申请过程中,一些比较简单浙大的童鞋们基本肯定能高质量完成的事情,例如成绩单打印寄送、办理英美签证等等,也暂时不谈。  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申请过程中,有下面的几个步骤是自己做起来相对复杂或者困难的。  1、择校:  大美利坚帝国在国际上排名前二百的学校有七十六所(浙大排名在200位左右),还有一些声名显赫但是不参与排名的,在某些领域非常强的院校(比如威廉玛丽学院等)。  而每个大学中,与你想读的专业相关的项目,还有可能不叫一个名字,甚至同一个大学内有几个相关的专业。例如你想学工业设计的话,宾大就有integrated design program(综合设计)这个使人略莫名的项目。详细阅读他的介绍之后,你会发现他是工业设计与商业思维相结合的一个奇葩项目,课程有设计课也有营销管理课。  在搞清楚自己在这个学校内对应的专业后,理工科的孩子还要通过课程和老师的研究方向搞清楚,自己比较喜欢、比较适合的研究方向,是否同这个项目,这个导师匹配?毕竟偶们是去做科研的,方向不同想学做手机结果到了一个研究机器人的实验室,还是很郁闷的。  商科、社科的童鞋们就更麻烦一点,毕竟对于商科社科而言,在大学中结交的人脉非常关键,就一定要研究清楚这个学校的详细所在地,其中老师的情况,同学的情况。毕竟五百强老总来讲市场营销,和一个学术派来讲理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英国的择校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因为学校稍少,难度会低很多,而像新加坡、香港这些区域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有责任心、有经验的中介咨询顾问,会真的有能力去帮你查清楚这些信息,与你的情况彻底对应清楚,给出一个比较适合你的择校方案。而不是如上文所说的一样,非常坑爹的按照标准化操作留学给你以综排、专排简单地做个选择。  2、文书:  整体而言,据我了解DIY的大神至少修改近两个月。米国的话必须包括个人陈述(PS)、简历(CV)、三封推荐信(RL)。比较不错的学校,特别是文社科专业肯定会包括一些话题小作文(essay),偶尔会来个动机陈述(SOP)、研究计划(RP)等等orz。。  这里不做太多太多解释,大家可以自己先百度,有啥问题可以直接在群里给我留言。主要是提一句,大家一般都认为,除了自己的软硬件背景之外,申请手续的好坏一般占申请结果的15%~20%左右,而其中对于浙大童鞋们而言,最有可能产生差异的无疑是文书。  3、网申  对网申的话,找过实习,申请过交流项目的亲们多少应该都有所了解,不做过多阐释。他整体没有什么特别大难度,但是对于英美,特别是美国而言,其实是一般非常繁复的概念,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久,同时作为一个完全不能发生错误的东西,反复的检查会让人非常蛋疼。  网申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点:在网申前,查清楚每个学校的每个批次(特指美国和香港部分高校)什么时候截至,尽可能在截至前申请。网申过程中,对一些容易遗漏或者发生问题的部分反复检查研究。前车之鉴是,已经有一位同学在argue过程中了解到,自己被拒绝完全是因为忘记附加了一份文档,导致“申请资料不全”直接出局。  4、规划  到底现在我是应该把绩点刷高,还是努力学习英语,还是去找相关实习提升自己的背景?我应该花费几个月解决我的实习问题?应该把托福刷到多少分?  这一系列问题对于第一次研究粗国问题的我们的确还是比较纠结的,但是对于中介顾问而言,无疑是其应该解决的,也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在同一个朋友去找一位美国还不错的中介顾问的时候,的确发现老师做的规划给了朋友非常大的帮助,让朋友停止纠结自己的绩点问题,专心开始刷语言,然后暑假找实习。这种答疑解惑式的规划,给同学带来的价值的确还是很大的。  什么人适合DIY?  非常鼓励大家DIY,毕竟DIY无疑是自己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但是不能盲目DIY。笔者身边就有一个10级的案例,绩点高语言好,科研经历和实习都还不错,自己感脚能有比较好的结果,就自己写了文书没怎么修改申请米国大学,结果全部被拒绝。这样的结果就非常让人感到可惜,我的这个朋友目前呈无处可去的状态orz  那么,什么条件的人适合DIY呢?  1、一定要有精力有能力去研究,尚友论坛、一亩三分地、CD论坛、太傻论坛(虽然机构不行但是论坛还过得去),这些地方绝对可以给我们提供大量的出国相关信息,只要在里面泡的时间研究的时间比较久,让我们的规划不出大的纰漏是没有问题的。看这些网站的过程中,还要有足够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在这些相对混乱的信息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所以说,自身对留学准备的比较早,大三这一年本来就比较空,英语、实习什么的问题都不是很大,能够抽出大量空余时间的同学会比较符合这个条件。同时一定的研究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哦。  2、自身有比较好的英文水平。从最前期的择校看项目说明,到文书撰写修改,到网申表格填写,到签证,每个步骤都需要比较好的英文阅读、撰写水平。如果对英文不感冒的话,建议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3、自己性格上比较耐心、细致。如果去美国的话,DIY的大神修改文书起码8稿,加上对每个大学的项目分析之后,对于文书还要做小调整。文书的制作是横跨两三个月,呕心沥血的大工程,这个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是肯定不行的。  4、有关系比较好的学长学姐、同届大神指导或者一起奋斗。这是保证信息渠道流畅且正确的核心因素。  5、有大神或者亲戚朋友可以帮忙看文书,改文书。文书毕竟对于英文的掌握水平、对于英美人的思维的理解,对于文章的排布布局、对于素材的使用挖掘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比较靠谱的中介顾问都是对这个事情研究了5年以上,经验和功力可以让他们把文书做的比较给力,但是即使如此也要花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自己要去达到这个程度需要非常高的英文水平和大量的精力时间投入。  什么人需要找中介?  我想,需要找中介的人分两种:  1、搞不定:  假设是英语不是特别好,托福没到100分,雅思没到7分,DIY起来的难度会相对有些高,需要好好考虑。  假设自己大三的时候事情比较多,比如要混实验室,要刷绩点,很难排出专门的几个月研究申请问题(英国香港稍短一些),需要好好考虑。  假设自己性格上不是特别耐心细致,需要好好考虑。  2、不想自己搞  假设自己想在大三下,大四上的时候好好去做几份实习,好好去有几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就把申请托付给靠谱的中介吧。简单地说,不想自己弄,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做,就不要陷进这个大坑了。  我们应该如何去挑选中介?  说到这里,大家估计就比较纠结,到底我们要怎样找到比较好的中介呢?  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是:我们是挑选老师,而不是挑选机构!为你做咨询规划的老师和写文书的老师才是对于你而言最关键的人,他在什么机构里完全不重要,大机构里也有很多新手很很不靠谱。  笔者有认识一些还不错的中介顾问,却非常神奇地发现,他们一般都是从大型机构里跳槽出来的,在不是特别大型的机构里面,甚至有些是在小机构里面。他们在大机构的时候做的比较不错,混到了一定的位置,但是发现自己的工资不高,有非常劳累,所以就跳槽出来单干,单干了之后。写这篇文章前,同两位老师大概聊了聊,给出这几条比较有趣的标准,供大家参考:  1、无论他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多么能销售。顾问老师的年份最好是在这个国别、这一大类专业中,做了五年以上的,这样才能保证不是新手,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能做比较给力的规划,能对文书有比较强的鉴别能力。能说,和能做的比较好,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2、懂得怎么看案例。案例不仅仅要看最后申请到的学校,更要看一看这个学生原来的各种背景,如果背景本来就非常好的话,申到MIT本来就是他自己厉害跟中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背景不是特别好,却申请到了顶级名校,那这个确实是中介顾问水平高。这个过程中,最好能验证两个左右的案例,把电话要过来直接同学长学姐沟通下会是一个非常靠谱的方式。笔者听说了很多伪造案例的例子,还是比较触目惊心的。  3、如果自己有一定鉴别能力的话,一定要看过他们之前做的文书,或者同自己文书顾问好好聊过。申请中文书绝对是整个过程中的大头,一些大机构因为人员流动非常频繁,往往不愿意让你见到文书顾问,只让你见到台前那个特别能讲的咨询顾问,这绝对是一个比较坑爹的概念。自己鉴别能力不强的话可以拉上朋友好好看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