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8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价格形态突破的研判以及买卖方法

本文主要对上升趋势中持续性(中继性)整理形态的分析方法进行阐述。
步骤/方法
1

持续形态分析要点  1、持续性整理结束(即持续形态构筑完成)的标志,就是股价沿原主趋势的方向有效突破,原来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得到恢复,股价继续向前运行。  所谓持续性整理形态,就是指价格在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出现的短暂性停滞,从而形成没有明显运行方向的盘整形态。持续形态最大的特征就是股价最终朝与主趋势一致的方向有效突破从而结束盘整。所以,持续形态结束的标志就是股价朝主趋势方向的有效突破。 所谓有效突破,即股价向上突破后的上涨幅度,或向下突破后下跌幅度达到3%以上;或者股价向上或向下突破之后运行的时间能够维持在3个交易日以上,通常被认为股价初步实现了有效突破。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判断有效突破的关键要素应是,当股价主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股价突破之后在原整理形态的价格区域获得支撑(如止跌、收阳线),然后价量齐升创出新高;而当股价主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股价突破之后受到原价格整理区域的压制(如反扑失败、收阴线等),然后破位下跌。所以,对于价格整理形态的相关知识大家要活学活用。在上涨趋势中,一旦股价向上突破整理形态,并出现价量齐升的局面,就表示主趋势已经恢复,要坚决买入并持有股票;在下降趋势中,一旦股价向下突破整理形态,并且反扑失败,则表示主要下跌趋势已经恢复,尚未及时止损出局的投资者则要马上离场,否则等待自己的除了亏损就是套牢。

3

2、上升趋势中持续性整理结束,买入时机的把握  (一)持续性整理形态分类及区别  持续性整理形态(以下简称持续形态)作为中继性整理形态,根据不同特征可分为箱形整理、三角形整理、楔形整理、旗形整理以及三角旗形整理,同时W底、M头、头肩底等在反转形态中常见的整理形态在此都适用(只是较少出现而已)。  三角形、旗形、楔形整理的区别:  三角形整理形态的典型特征就是上下两条边(腰)方向不同,要么一边向上,一边向下,构成对称三角形;要么一边水平,另一边向上(向下)构成上升或下降三角形。  楔形整理的典型特征就是上下两边(腰)方向相同,同为上升或下降,但倾角不同而处于收敛状。  而对于旗形整理来讲,构成旗形的上下两条边呈平行状,方向向上的就称之为上升旗形(在下降趋势中出现),方向向下的就称之为下降旗形(在上升趋势中出现)。如图2所示,在下降趋势中出现了典型的上升旗形。  在通常状况下,下降楔形、三角形(上边下降,下边水平)、旗形作为持续性整理形态均出现在上升趋势当中。  同时,持续形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整理期间,股价停滞不前,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缩量现象,表示市场暂时迷失方向而交易热情下降,观望氛围正在蔓延。  关于整理形态的具体理论知识可以参阅弘历《股票分析学》等教材的相关讲解。本文侧重于形态突破的研判以及买卖方法的综合阐述。

4

(二)持续形态被向上突破之后,上涨空间测量以及买入时机的可靠性分析 1、持续形态被突破之后的上涨空间测量  (1)箱形形态或类似于箱形整理的M头、W底等持续整理形态(笔者称之为广义的箱形整理),作为一波上涨行情的中继形态被突破之后,上涨空间与箱形整理的幅度之和往往与股价进入箱形整理之前的涨幅相当,或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同时,股价突破之后次一级上涨波段的第一波涨幅至少等于股价在箱形整理期间的波动幅度,而突破之后的整波上涨行情与箱形整理的波幅之间存在某种倍数关系(结合波浪理论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根据波浪理论的原理,一般的上涨都至少要呈现三浪结构(即两个推动浪,之间出现一个回调浪)。而且,上涨行情中第三浪的涨幅通常不会低于第一浪的涨幅。于是,当第二浪的回调以箱形整理的形式出现时,一旦股价向上突破箱形整理,则突破后的上涨空间与箱形整理的幅度之和(即第三浪的涨幅)至少等于股价进入箱形整理之前(即上涨第一浪)的涨幅。特别是在五浪结构运行中,突破之后的涨幅经常会是前一波涨幅的1.618倍甚至更高。在计算涨升空间时,黄金分割率以及整数比率经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图3,山航B(200152)06年6月16日至07年4月3日之间的日线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A点到E点的上涨行情中途出现了一个经典的箱形整理(也称之为矩形整理)。其中,底点A到阶段高点B的涨幅为102%,点C到高点E的幅度为105%,二者几乎相等;箱体的波幅为25%(C、D点间的距离),股价突破之后的涨幅(由D—E标示)恰好是箱体波幅的3倍。  图3  注意事项: a、在牛市格局下,上涨行情通常会以五浪结构出现,其中第三浪的涨势更加猛烈,而且第五浪的上涨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延伸。所以,如果第二浪或第四浪的回调是以箱形整理或类似于箱形整理的M头、W底等形式出现,则突破之后的涨幅通常会更大。第四浪箱体突破之后的幅度测量也同样适用于此方法。 b、在同一级别的五浪上升行情中,如果第二浪以箱形整理的形式出现则是第一、三浪的中继形态,如果第四浪以箱形整理的形式出现则是第三、五浪的中继形态,二者绝不可混淆,否则度量涨幅将出现致命的误差。  如图4,华夏银行(600015)05年6月14日至06年7月19日之间的日线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05年7月初的低点A至06年4月初的高点E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箱形整理形态,该形态出现之前涨幅(AB段)约为26%,形态被突破后的连续涨幅累积达到51.6%(CE段),约为前一波上涨幅度的2倍。箱形整理的幅度约为9%,突破之后的涨幅恰好为箱体整理幅度的5.618倍。  图4  (2)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出三角形、旗形、楔形等中继形态结束之后的涨幅度量方法。 如图5,首创股份(600008)06月30日至07念月3日间的日线走势图。图中显示股价在05年8月以来的上涨行情中,出现了一次典型的楔形整理,该形态属于中继性持续形态。图中显示,低点A至阶段性高点B的涨幅约为26%,阶段性低点C至高点D的幅度同样约为26%,二者几乎相等,同时上涨波段CD又是上一级波段行情CF的第一波。可见该楔形形态在自A点以来更大级别上涨行情AF中的换档作用十分经典,而楔形整理的波动幅度恰好与CF的第一涨升波段CD相等。同时,该中继形态同样又属于较大级别上涨波段AF段的中途修整(修正),而到07年4月3日,CF段涨幅已经达到110%左右,即AB段涨幅的4倍,那么,后市将向何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5  另外,在中国股市的形态分析中,笔者经常发现上涨趋势中的中继形态除了矩形整理频繁出现之外,就是楔形整理以及不规则的三角形整理了。而经典的旗形整理、三角形整理等形态较少出现,至少在中国股市实现全流通以及全面的双向交易(股指期货推出)之前较少出现,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楔形整理。因为受市场局部操纵行为的影响,其上涨空间往往也超出了经典理论描述的范围。

6

3、持续形态突破力度以及真假突破状况的分析(略)  3、持续形态分析注意事项  1、不同市场条件下,股价突破持续形态之后的涨升幅度不同。  2、不同级别持续形态形成的时间不同,突破之后涨幅度量方法不同,对成交量的要求不同。  3、形态本身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4、形态运行时间以及股价突破形态的时机、方式不同,突破的力度以及突破之后的涨幅不同。  5、突破之后,共振性买点更加安全可靠。如果突破之后的走势越陡,则涨升持续时间越短,平行状态则幅度相当,坡度越缓则上升幅度越小。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