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9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如何对婴幼儿进行保教

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思维模式,阶段性地进行科学保教,从发展婴幼儿的个性出发,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特征,引导孩子的目标方向感。
工具/原料
1

益智玩具

2

幼儿书籍

3

画笔

方法/步骤
1

一、根据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养育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活泼好动,好模仿,好游戏,好奇,喜欢与别人交往,喜欢户外活动,喜欢被人称赞,出现第一反抗期等等,家长要根据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比如,两岁多的孩子喜欢搭积木,跟大人玩扮演游戏,家长就要进入角色,全身心地配合他们;8、9个月大的孩子就能“听懂”大人的好坏话,你表扬他,他就高兴地看着你,你若批评,他就吓得瞪着眼睛、表情呆滞,我们做父母的应当把夸奖孩子放在口头上,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就夸奖他,但也不要过于滥用;孩子的第一反抗期是在1.5---3岁的时候,这时期的孩子不太听大人的话,爱发脾气,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家长要平静对待。

2

二、根据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引导他们正确的游戏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躺、坐、爬、站、走、跑、跳、扔、手眼协调与双手动作。家长要在孩子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比如,2—3个月的婴儿手脚不再乱动,开始出现一些局部动作,学会抬头,成人可把他竖直抱起;5—6个月,成人可以扶住婴儿的两腋,让他站立,7—8个月扶住他的双手让他站立,每天练习几次,增强肩、胸的活动能力;10个月左右他会自己扶住东西站立,在此期间,他还练习坐、爬、蹲等动作。不宜站得太久。到2—2.5岁,能独脚站2—5秒;2.5---3岁,能单脚站5—10秒。当宝宝到了四五个月的时候,手眼的协调能力就发生了,最初的表现是看到东西就去拿,但手吱趾的灵活性不强,往往整把地去拿东西;到了七个月的时候,两手灵活起来,能用手指去捡东西了;13—18个月会用两三块积木垒高,能抓住一支蜡笔用来涂画,这只是简单的动作,到了个月的时候,能用积木搭成较想象的物体,能模仿画圆、十字形,试用筷子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准备一些益智类的玩具给他玩,比如积木,幼儿书,让其随意翻看。

3

三、根据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一)视觉一般来说,婴儿在1个月能看清距离眼睛20cm的物体;2个月能根据物体的距离调节视力;3个月双眼幅合能力初步完成,并有“移视”和“追视”现象。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视力)基本上达到成人的水平。这个时候的婴儿也具备了颜色的辨别能力,11月婴儿能准确分辨红、绿、蓝、黄四色,13个月能认识和准确指出红绿蓝黄黑白6种颜色,能听懂6色的名称;16个月开始说出6种颜色;18个月开始认识紫、棕、橙、粉红、浅绿、浅黄、灰色;24个月能说出15种颜色。与此同时,图形模式视觉也发展起来了,小婴儿对正常搭配的人的脸型最感兴趣,大一点的婴儿对中度复杂的图形模式有偏好。可以陪他看一些画报,引导其辨认颜色,可以画画给他看,甚至将画笔交给他,让其随意涂鸦。(二)听觉5—8个月的婴儿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可以清楚地区分。而音乐感知能力在从婴儿出生时即已开始,2个月时能安静的躺着听音乐,2—3个月能区分音高,3—4月能区分音色,6—7个月能区分简单的曲调,在倾听音乐时伴有强烈的身体运动,1.5—2岁的幼儿已显示出伴随音乐节拍的身体动作和“舞蹈”动作。可根据宝宝的喜好陪他玩听力游戏,可以给听音乐,进行早期音乐启蒙。(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知觉。它包括对物体本身的空间特性如物体的大小、形状的知觉;还包括物体与主体之间在空间的关系,如距离知觉、深度知觉。可以带宝宝进行户外运动,比如坐摇摇车,既让他感知到空间的存在,又能培养他的音乐节奏感,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开电动车,可以培养孩子的距离知觉,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4

四、根据婴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培养语言能力(1)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语言的发展,使儿童能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如“苹果”一词的符号在头脑中就可以激活关于苹果的具体表象。(2)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10个月的婴儿出现短时记忆,10%的婴儿能保持5秒,13个月的婴儿都能保持5秒,以后可增加到30—40秒,1.5岁以后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有缩短的趋势。 (3)表现出明显的回忆能力。1岁能够回忆几天或者十几天前的事情,2岁可以保持几个星期,3岁能达到几个月或者更长。这个时候要多带孩子走出去,观察外界,人、风景,还有事物,都会存在于他的记忆里。这时候的记忆能有效地激发语言,当孩子咿咿呀呀地表达所看到的事物时,一定要鼓励他去表达,并积极地与他交流。

5

五、根据婴幼儿的直观行动性思维激发智力(一)在能够运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之前,婴儿是借助动作思维的。比如,一个玩具放在婴幼儿够不着的地方,他试图取这个玩具,失败了几次之后,他会抓住毯子的一角,拖动毯子,最后拿到了玩具。在这种简单的动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信息:婴儿懂得了毯子运动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了。这是婴儿智慧动作的进步。(二)3岁前儿童的思维属于直观行动性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1、思维在直接感知中进行。思维紧紧依靠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2、思维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离开自己的动作,思维也就不存在了。根据这个时期孩子动作思维的特点,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游戏中故意刁难他一下,比如说不直接给他想要的东西,让他自己想办法得到,当他依靠自己的能力得到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他会有一种成就感,这跟大人的心理是一样的。这样又可以培养他的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六、根据婴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其自立能力每个孩子在成长初期都有一定的依恋性,其类型主要有:(1)回避型:妈妈是否在场对这类孩子影响不大,妈妈离开他们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回来也不予理睬。这类儿童还未形成依恋。 (2)安全性依恋:与妈妈在一起能安静的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不是总粘在妈妈身旁。 (3)反抗型依恋:对妈妈的离开很警觉,有点打惊小怪,甚至会极度反抗,与妈妈在一起,也不把妈妈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种早期依恋是孩子天性的流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感情联接,家长可不预理睬。当他们有了同伴的时候,这种依恋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在与同伴发生意见分歧时往往对母亲的依恋性就会大增,甚至是影响到了情绪,比如同伴抢走了他的玩具,他会求助于妈妈,甚至当妈妈在场的时候,他会表现得无理取闹。这个时候,家长可采取回避的态度,让他自己去解决。没有了依赖,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也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同伴相处。这也是早期的交往能力。

注意事项
1

提供丰富、适宜的智力玩具,启迪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2

耐心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经常结合生活实际向他们提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爱思考、爱观察的习惯。

3

要鼓励他们多与同伴游戏,让他们在矛盾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