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7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文体艺术】你会鉴定书法么?

一、书法作品的内容美书法作品的内容应是文学性的(即指文学性和文学意义),从古至今,书法作品的内容,大多表现为诗、词、文、赋等,如著名的《苏轼自书诗册》、《黄庭坚松风阁诗》、《陆柬之书陆机文赋》等。还有大量的碑、志、铭、颂、序等,如《玄秘塔碑》、《张玄墓志》、《石门铭》、《石门颂》、《圣教序》等,实用性较强。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内容有所扩大,古今诗、词、文、赋最多,还有名人名言等。是书法艺术就不能脱离文字,讲抒情就不能离开文学。所以,我们说书法艺术是内容(文学)和形式(线条)美的有机结合。书法作品的内容美应该从以下三点去分析和思考。(1)是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书法是抒情工具,“书者,心画也”,书法家用它来为时代服务,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抒情一定要抒时代之情,发时代之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书法家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表现时代的最强音,作文学家的同路人,用手中的毛笔写时代之魂,不能每次书展都是“朝辞白帝”,或“远上寒山”,更不能无病呻吟,表现不健康的情调。线条美固然重要,但内容的时代感更为重要。(2)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情趣。书法作品的内容一定要健康向上,给人以美感,鼓舞人们奋发有为,为社会主义建议出力献策,反对那些用抽象的昏暗的线条去表现低级、庸俗及淡淡的个人哀愁。我们宁要“怒发冲冠”、“大江东去”,不要“一江春水”、“流水落花”。(3)是否具有强烈的感情。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它发自书家之肺腑,表露书家之心声,以情感人。所以,书艺作品的文学内容一定要表现浓烈的感情,如《兰亭序》的优美,说理与抒情相结合,环境优美,心情舒畅,饮酒赋诗,感慨万端。又如《祭侄稿》之壮美,爱憎之情,溢于言表,气势宏伟,不计工拙。要努力达到“云中电发,草里蛇惊”,或“起伏跌宕,变化莫测”的境界,令人叹绝,引人入胜。二、书法作品的形式美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为世人所喜爱。从书体上看有篆、隶、楷、行、草等;从用笔上讲,有方笔圆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从结字上谈,有穿插、避就、挪让、均衡、对称等;从章法上分析,有疏密匀称,计白当黑,大小错落,长短参差,粗细有别;从用墨上观察,有浓有淡,有湿有燥,有轻有重。真是变化丰富,气象万千,让人叫绝。书法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1)是否具有深厚的功底。书法创作起于点画,系于结字,成于章法。写书法必须打下深厚扎实的功底,即从楷书练起,建立“根据地”。点画要成形,圆满精到;结字要严谨,生动多变;章法要和谐,疏密匀称;墨色要适中,浓淡适宜。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要涉足篆隶,不通篆隶,不懂书法。进一步再学行草,求得变化。欣赏书法作品亦如此,首先看作者有没有深厚扎实的基本功,要从用笔、结字、章法、用墨等基本方面去仔细考察。(2)是否具有憾人的力度。书法创作讲究力度美,力饱气足,追求“有力之美”。正如常言所说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有一次去一个学生家走访,看见一张新做的木桌上放着笔墨,于是书兴大发,便挥毫疾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让木工刨刮去墨迹。那位学生回来后,得知是老师王羲之所书,真是求之不得,于是赶快让木工停刨。虽被刮去三分,但字迹仍清晰可辨,可作为临习之用。可见王羲之笔到力到,笔力之强,“入木三分”,可谓绝矣。要使自己的书法作品具有憾人的力度美,就要求书家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用笔的方法。写字要动用全身各个部位,“尽一身之力而送之”,通过腰、背、肩、肘、腕、指将全身之力送至毫端,注入纸上,力透纸背。且勿轻飘浮滑,故作颤抖。要“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3)是否具有磅礴的气势。书法作品,特别是行草书或榜书大字,一定要有磅礴的气势,以势夺人,要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方有圆,左右开弓,大起大落,以气感人。如高山,雄伟苍劲;似大河,气势奔腾。象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水一样:“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动人心弦,摄人心魄。(4)是否具有无穷的韵味。书法作品讲韵味,力求气韵生动,趣味无穷。即不仅要有美的外形,更要有美的精神内涵,有传神、动人的风采。书法作品不能让人一览无余,要留有余地,让观赏者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及生活阅历去补充、丰富,让人回味,令人思索。书法作品有的壮美,有的优美,有的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有的如山涧小溪,清新秀丽,风格多样,韵味无穷,使人感到精神横溢,风采飘然,气度宏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