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78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关于谷类食物的营养误区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谷类食物以维持身体的每日所需,但是有很多人都对食物不太了解,经常造成一些错误的想法,导致谷类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所以了解谷类食物的营养误区对我们很有必要。
方法/步骤
1

误区一:大米、面粉越白越好稻谷和小麦研磨程度高所产生的大米和面粉比研磨程度低的要白一些,吃起来口感要好一些,但从营养学角度讲,大米面粉并不是越白越好。谷粒由外向内可分为谷皮、糊粉层、谷胚和胚乳四个部分,其营养成分不尽相同。最外层的谷皮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其中还含有矿物质;糊粉层紧靠着谷皮,含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谷胚是谷粒发芽的地方,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且还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胚乳是谷粒中的心部分,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少量蛋白质。因此,糙米和全麦粉营养价值比较高。如果加工过细,谷粒的糊粉层和谷皮被去掉太多,甚至全部被去掉,成为常说的精米精面,就损失了大量的营养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2

误区二: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发胖今年来,很多人认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米饭、面制品、马铃薯等会让人发胖,这是不正确的。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过剩。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类产能营养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在体内能产生约17千焦能量,而1g脂肪能产生约38千焦能量,也就是说同等质量的脂肪约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2.2倍。另外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富含脂肪的食物口感好,刺激人的食欲,使人容易摄入更多的能量。因此进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不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使人发胖。

3

误区三:主食吃得越少越好米饭和面富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摄入后可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并产生能量。很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来源,为了较少高血糖带来的危害,往往想去限制主食的摄入量,但他们不了解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以变成血糖,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主食,并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这种做法只限制到即时血糖效应,而忽略了总能量、脂肪摄入量增加的长期危害。

4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是红细胞位于可以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能源,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