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01今日阅读:186今日分享:38

怎样消除悲观心态

想自杀怎么办?不行,要活着!如果你愿意承受下面的苦痛,那么你再去考虑,我从来不赞成自杀,上天有好生之德,愿你有更大的勇气,勇于活着。
自杀很可怕
1

自杀时的物理痛苦   作为一个网络从业者,我曾经查找过大量的资料,所谓的自杀没有痛苦,肯定是不存在的,个人的痛苦感很强烈,而且大部分自杀的人,在自杀的过程中都是很后悔的,都感受到后悔的时候,就已经是不可挽回了。曾经和一个曾经自杀的朋友谈过,当时这位朋友其实不想自杀的,但很奇怪,各方面的环境都很配合,要自杀的工具也有,所以就自杀了,但当这位朋友自杀之后,立即很后悔了,想求救,但连求的声音都没有,幸好后来家人发现了,得救了。后来和这位朋友聊,这位朋友说以后绝对不做这样的事情,很可怕。

2

自杀后家人的痛苦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家人的痛苦,关心你的朋友的痛苦,是很难用笔墨来形象的,失去至亲,很多人都承受不了,从而对家庭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人具有社会性,决定了我们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自私,要多为家人、至亲、朋友着想,怎能去想自杀。

3

最可怕的自杀果报(重点转载)   果真一死就能百了吗?在一个有智慧的人看来,人在临死前及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出离身体之际,就像活牛剥皮、生龟脱壳般地痛苦,又像是螃蟹被放进热汤内饱受煎熬的惨况。自杀身亡的苦楚,实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的。即使是死了之后,其灵魂所当遭受的果报,比临死时还要苦上千万倍哪!这种自杀的痛苦,其理论与事实倘不揭露,恐怕任何人皆不易明了。     自杀会为家人、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绝对不是一死百了,这是一般人的错误见解—断灭见。持‘ 断见’的人对生命是一无所知的,认为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人死如灯灭。这是朱熹等宋明理学家们所鼓吹的大邪见。此观念严重地贻误众生!另外一种是‘常见’,认为人死之后还会再投生为人。两种都是属于邪见,会使众生产生错误的判断。    我曾经到桃园县复兴乡去旅游,住在派出所内跟警员聊天,当地的原住民警察对我说,有一次他处理一件国中生淹死案,死者是在暑假打工时,不慎掉进塘子里很深的地方。他们两个同期的同学都是‘山青’,也懂得游泳,主管就要他们下去捞尸体。结果他游下去的时候,感觉到池塘内的水两边温差甚大,那边阴森森的,这边还满暖和的。他游到下面时心里很怕,就赶快叫另一个同学过来。他刚好看到死尸脚上的球鞋在浮动。两人就游过去将尸体抬了上来。塘水好冷,另有一股袭人的阴气,整个人起了疙瘩。抬上之后就先放在水边,因为水边离岸还有一个坡道,须爬几十公尺,必须将尸体搬上去才行。而后立即通知家属前来认尸。死者妈妈一听到消息,还没到达现场,就边哭边喊儿子的名字。就这么一喊,这个尸体当场七孔流血。    我们警察常常碰到这类事情,在车祸或命案现场,每当家属靠近、一喊死者名字时,尸体便会七孔流血。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亡者的神识尚未脱离肉体,当看到亲人来了,伤心欲绝,就想冲出来跟他讲话,这种强烈的意识作用,就产生七孔流血的现象。这种新闻屡见不鲜。所以各位应当了解,人死并非一了百了,不是这回事儿。真的是没完没了!

4

佛教的自杀观   而佛教中提到的,听法师说过,如果一个非正常死亡的人,之后会非常痛苦的。包括自杀和意外死亡,一般会非常的痛苦。会在死后每七天重复感受一次死亡时的痛苦经历,而且要感受五百次之后才能进入下一步轮回。尤其是自杀,若是密宗修行者的话,自杀是有杀佛的罪过的。非常非常的严重,而且是地狱的因。

5

怎样走出自杀的倾向   刚刚看了这么多,如果你已经改变主义,那很好。无论怎样,我佛慈悲,愿众生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怎样走出自杀的倾向,最重要的是多参加社会活动,可以从帮助别人开始,帮助别人,是自己快乐的源泉,也是自己生存的非常重要的价值展现,另外,也可以尝试去“放生”,到市场买一些生命力强的鱼类或者鸟类,找适合的水塘或森林进行放生,这时候你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