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04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0-7岁孩子的心灵发育过程

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灵发育过程,所以在育儿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错误行为,有的甚至是打击孩子积极性,挫伤孩子心灵的错误行为,小面小编将0-7岁儿童的心灵发育过程,及父母在不同时期应该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做了整理,可供各位家长参考,如果觉得此经验对你有一定帮助,记得【投票】哦!
方法/步骤
1

0-3个月建立与父母的愉快关系和语言发育的基础一般,婴儿在出生两个月以后开始出现微笑,这是愉悦的表现,父母应做出相应的逗哄动作以示回应,而啼哭则表明孩子不愉快,父母这时应及时安抚让孩子回到舒适愉快的状态,这样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随着父母的逗哄,孩子会逐渐发出呀呀喃语,这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基础,这期间父母可以多逗逗孩子,多跟孩子说话,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当孩子把小手伸到自己眼前凝视,开始自己一个人玩时,父母尽量不要打扰,这是培养孩“自发性”的关键,让孩子不依赖他人,学会独立的第一步。

2

3-6个月出现各种情绪,并开始“认生”这个阶段的婴儿,除了一些原始感情,如:舒服、不舒服、恐惧、愉悦等,又出现了更多的“人类情绪”,如:喜、悲、害怕、羡慕、嫉妒等等,孩子见到生人害怕,不肯离开父母身边,大约在5-9个月之间出现,这是一种良好的表现,认生证明亲子关系已经连接成功,出现认生的孩子证明已经将父母作为可以信赖的“心中基地”。

3

6-9个月玩耍的时间更长,啼哭的时间更短这个时候的婴儿,一个人玩耍的时间更长,还喜欢同父母一起玩耍,这时期是巩固愉快亲子关系的时期,父母尽量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关注,愉快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情绪、心智和身体的健康成长。

4

9个月—1岁开始人生的“起步”孩子开始学习用双脚走路,用双手活动,身体和文明也因此得到成长发展,所以要多给孩子活动的自由,这也就使得孩子会制造各种小问题,家长这时候要更多的包容孩子的“淘气”,让孩子的自发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二,孩子逐渐开始学会一些类似“妈妈”、“爸爸”的简短语句,渐渐开始用嬉戏、哭闹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候如果家长的陪伴较少,孩子可能会出现少笑、吸允手指、或者没有节奏的摇头或者其他的怪癖。所以,多与孩子在一起,给予孩子更多亲密的身体抚触相当重要。

5

1岁—1岁半自发性逐渐显露这个时期孩子的自发性逐渐出现,自发性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让他有活力热情面对生活的重要因素,这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自己来做”的热情,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将会变得复杂起来,家长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情绪,诱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培养孩子的活力,多与孩子玩耍交流,很少理会的孩子会变得木讷。

6

1-2岁学父母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跟在父母的身边,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信赖感逐渐增强,喜欢和父母有一定的肢体接触、和父母撒娇等,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这样撒娇类的要求,父母应该尽量满足。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渐渐变得有“脾气”,事情不能按照他的意愿发展就会发脾气,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父母尽量不要训斥他,最好让孩子自己慢慢平静下来,家长再加以循循诱导,让孩子慢慢懂得“道理”的重要性和自己的错误!这个阶段的孩子行为活动异常活跃,家长要包容孩子,逐渐培养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

7

2岁—3岁半反抗心理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孩子反抗心理已经逐渐形成,“想自己做”的想法更加强烈,说“不”也明显增多,这是孩子自发性成长的标志,无需过多担心,多陪孩子,正确引导就行了。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智力逐渐成长的阶段,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积木、拼图、折纸、图画等开发智力的小玩具,提高孩子智力。并且,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间,长时间的看电视、玩手机等会妨碍孩子的意欲成长,所以家长要多加注意。

8

3岁—4岁希望结交小伙伴,并且逐渐变得听话这个阶段的孩子希望结交小伙伴,想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心情变得更加强烈,如果孩子不想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并且对父母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种情况下父母就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育儿方法是否正确,并改正自己。孩子的抵抗期结束后,会逐渐变得懂事,“帮着做事”这种想法也会渐渐出现,这时候家长应该给予鼓励,多进行心理抚触,促进孩子情感发育,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对孩子身心发育也很重要。

9

4岁—5岁行为活动更加活跃孩子这个时候开始,能够与小伙伴玩耍的很愉快,并且活动量明显增多,这时候尽量让孩子在室外玩耍,多跑跳、多出汗,不仅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发育,对孩子心灵健康也有良好发育。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灵已经渐渐成长,家长尽量不要用“你已经不小了”这样的话语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恐慌。对待孩子和小伙伴之间的玩笑、恶作剧、争吵等等·,无需过多责备,这是孩子意欲发展过程中的表现。

10

5岁—6岁情绪更加丰富,语言、身体表达能力逐渐发展5—6岁的·孩子情绪渐渐丰富,表达能力也逐渐增强,兴趣、习惯、性格和家长教育成果等逐渐展露,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交际和兴趣培养方面,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喜好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特别要注意的是,培养兴趣爱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坚持·,不要三心二意什么都想学,坚持学习一到两种就很不错了,最重要的不要消磨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和维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逐步提升。

11

6岁—7岁心理逐渐丰富,学习性更强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更加复杂,情绪表达更加丰富,意欲也逐渐展露,家长除了注重孩子心理方面的成长外,也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性和行为习惯,思维礼仪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智商、情商都处在学习性极强的阶段,亲子关系也基本稳固,所以家长要多培养孩子独立性,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注意事项
1

此经验纯属原创,由Claire廖廖首发。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如果觉得这篇经验对你有帮助,记得【投票】哦!

2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看法,具体情况,请酌情处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