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91今日阅读:195今日分享:41

别让孩子做井底之蛙

最近,与井中月老师就父亲的统治地位、父亲的权威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井老师也做了回应,我感觉有些问题还是没有讨论清楚,所以,撰写本文做进一步的探讨,争取使观点更加全面一些。一、推行父权实质上是推行不平等井中月老师提倡在家庭中建立一个正确的家庭等级,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明确,并占统治地位。父亲应当是权威,权威是通过命令来安排或联合其他各个行动者的行动。这种观点不能简单地说对错,只是与我不同的一种教育的理念。不过,我可以推理:这实质上是在家庭里推行不平等。井中月老师是很强调尊重孩子的,但在我看来,在此基础上的尊重,是一种类似君王对臣子的尊重,上级对下级的尊重,与平等的人之间的尊重是两种性质。是不是平等的人之间的尊重来得更彻底呢?二、再论打孩子井老师说:孩子不是不能打,但打是有艺术的,打的好就可以帮助建立权威。从生理学上讲,孩子对痛苦的体验最深,记忆也最深刻,所以通过特出情况下的挨打,对管教孩子极有帮助。但打孩子需要有前提的.......打了,就一定要打痛,要让他记住。对于打孩子,这只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和工具,无所谓好坏。使用正确就好,错误的、滥用的自然没有好结果。我自己虽然反对打孩子,但是以前还觉得井老师的有艺术的打是一种需要尊重的另外一种教育理念,似乎是也有些道理的。但是一位老师给我的留言让我猛然醒悟,有了新的想法。因为想想我自己,即使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愿意被人打耳光、打屁股,也不愿意别人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进步。也请井老师指教一下,他自己如果犯了错误,愿意在哪种情况下、哪种地点、以什么方式被打,感受会如何,被打后会有多大进步呢?井老师提倡父亲应该做孩子的榜样,那么父亲犯了错儿,是否也应该挨揍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大人谁也不想被别人打,偏偏认为打孩子有时是应该的,这是在尊重孩子吗?另外,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想打孩子,大多数是拿孩子没有办法,无能为力才打的,说白了,打孩子大多数是无能的表现。三、不树立权威也不错对于权威的定义,我和井中月老师的相同: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我觉得做权威也好,不做权威也好,只要做得非常恰当,在教育孩子上都是可以的。就像家庭教育到底是严格好还是宽松好,不能一概而论,我是喜欢宽松的,但是如果严格得很恰如其分,也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如果宽松得不适度,宽松也是不好的。我不赞同的只是井中月老师认为父亲在家里必须有权威。他认为:“在家庭中没有权威的人,是不可能让孩子明白父亲的地位及在家庭中的作用,也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示范”。我不赞同这种绝对化的表述,我认为不树立权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树立权威如果不得当也不好。比如,如果孩子自愿地服从父亲的命令,把父亲当做模板,这必须一个前提:父亲应该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否则负面影响是不小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平凡人,观念、行为有很多不完善、不正确的地方(我客观地分析自己,也是这样),所以,谁能保证自己的命令是正确的呢?此时,还树立权威,让孩子自愿服从也许并不正确的命令,还自信地做孩子的模板,这不是愚民政策吗?这种尊重孩子是不是太勉强了?即使父亲的命令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可能也是对的。此时孩子如果自愿服从父亲的命令,而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至于使一个女孩按照父亲的模板,找到一个的合格丈夫。这是对女儿意愿的尊重吗?绝大多数父亲不是正确的化身,不是英雄的化身,不是像大山一样的人。所以,可以不装了,可以放弃权威的假面具了,在孩子面前露出你的真实面目!让孩子知道父亲也有无奈、无助的时候,从而明白生活的真相;让孩子学会识别、分辨父亲的缺点、错误,从而培养主见而不是盲目服从;让孩子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而不是局限在父亲的模板里,眼界更加开阔;即使父亲确实是高明的,有时最好闭上自己的嘴,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尝试、探索,会收获自由的心灵。这样孩子会更自信、成长得更加茁壮。参考:父亲何必假装权威!恰如其分的权威固然有好处,但是也有缺点。其实父亲就像一口井,孩子就像那只青蛙。父亲把自己装扮得越权威、越高深,孩子被父亲的权威所拘束,就越可能是井底之蛙。如果父亲能有意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那'青蛙'轻松就看到了世界,原来是那么多姿多彩啊!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