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21今日阅读:61今日分享:18

10招让孩子轻松养成持久好习惯

望子(女)成龙(凤),对于中国父母来说,非常普遍,甚至是很大部分家庭的首要中心。      但是,普遍只是专注学习,各种兴趣班,生怕让孩子吃点苦,家务什么的几乎绝缘……确实照就了很多挺有成绩的高学历,但是这些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对长辈依赖,甚至啃老、不能适应社会……   孩子对大人的要求,往往表现出不耐烦和抵制的情绪。而对父母来说,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 但如果说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所要求的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你会不会不太介意?    不要再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的时候,积极得很,可以做的时候懒得动了”——  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独立完成某件工作,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好了,如何让孩子能轻松地养成持久的好习惯,我们进入正题:
方法/步骤
1

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     我们都是过来人,小时候,总想着成为大人。因此让孩子知道,Ta可以为家庭做些事,而且我们很认可。比如拿双拖鞋、倒垃圾、收拾碗筷……    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会有成就感,家长也节省些时间,可以更好地添些节目!

2

让孩子自己选择    我们对孩子有很多期望,就好比抓周,提供一份清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     这时候,我们能帮助的是进行一些筛选、引导,而非自以为是的安排好一切!

3

先示范,任务尽量细化    笼统的命令,通常可能会让孩子困惑,进而挫败孩子的积极性。    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间,可以帮Ta分拆一下:    1、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    2、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    3、……    这样孩子可以明确家长的要求,当然,如果能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并随时解答疑惑,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效果会更好。     家长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及时出现纰漏,要的不是呵斥,而是不厌其烦的讲解,重复!

4

不过分追求结果的完美    明确,我们是要培养孩子的积极性,而不是真正追求孩子能做得很好!    哪怕是让Ta洗得袜子还有污渍,抹的桌子还有水,拖地像鸡扒拉……    就算家长还要返工,但切忌不要一味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     指出不足,继续改进,比如说“可以啊,但你要是再怎样一点就好了!”可远比“看你都干了什么,滚远点,指望你能做什么?”要中听吧?

5

根据孩子能力设定任务,及提供适当的道具     如果孩子还小,那能帮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算帮你收拾了。     另外,如果希望孩子能扫下地,那么给Ta的不是你用的,比他高很多的扫帚、吸尘器。     或许是量身定做的小工具,你会发现,宝贝真的好能干哦!

6

打铁还得自身硬       如果家长都成天抱怨做家务繁琐、无聊,那还是别指望孩子会认为这很有乐趣了。当然,如果家长是成天打游戏、追剧、刷手机,就别抱怨孩子成天知道玩了。      想让孩子有个好习惯,家长这个榜样很重要!记住,孩子,也许也是你的老师!

7

好习惯也是要有弹性的    朗朗说很感激父亲逼他练琴,确实他很有成就。     但其实过分的强迫却很可能起到反作用,这会给孩子的信息是——这是件可怕的事。        其实,适当的缓和,妥协并非不可。比如妈妈可以和宝贝商量,如果Ta帮你做点家务,你就可以腾出时间多陪Ta一起玩,如果过程也不那么枯燥、繁琐,孩子会很乐意的!

8

奖励永远是好动力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这点可不假哦!      比如有的家长会给小朋友制定一个计划,把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Ta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Ta一颗小红星。      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注意了,金钱和物质奖励可不是首选。

9

合理安排,保持孩子的兴趣     重复做某件事,就算成人也会感到乏味。保持任务的新鲜度很必要,但也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律,比如性别、性格、年龄等的差异。      比如,让孩子不挑食,可以变换花样,用不同的搭配。而男孩子会偏向探索、机械、运动;而女孩往往偏好收集、整理、打扮!

10

不要扼杀孩子的发展探索      我们总是期望孩子不断进步,那么一旦上一个好习惯形成,或者掌握某项任务,就可以安排下一批。     而在选择上,随着孩子认知能力提高,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哪怕有一定危险。最好的保护,不是扼杀孩子的好奇,而是让Ta掌握,了解事物的本质。     比如,当Ta会自己洗自己的小袜子,会不会好奇洗衣机怎么用呢?如果可以,大可不必只是一味命令,这不能动,那不能动。确保安全的前提,为什么不教导Ta该怎么用,或者明确需要在成人指导,监护下使用,这样不是会更好吗?

注意事项
1

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进行早期劳动训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2

孩子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