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00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9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创造思维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均显得尤为重要,创造性总是体现在问题解决中,可能是通过一个异于常人的想法,亦或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发明等等,有创造性的人他们更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的在社会生存,这一切,我们希望寄托在子辈、学生当中。而学生辈里面,当数孩子最有潜力,因此,酿小编将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创造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训练两个方面告诉你们怎么培养自己孩子的创造性。
工具/原料

鼓励

创造方法及创造性思维训练
1

粘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按照人的要求将这些特点进行重新配置,构成人所渴求的形象,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比如:我们童话故事中的美人鱼,就是将人与鱼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形象,而希腊神话里面的蛇发女妖梅杜莎,一旦有人盯着她的双眼便是其变成石像的时候,这就是将头发与蛇结合起来组成新形象,有些孩子还会喜欢在画画的时候将物象东拼西凑组成了一个现实不存在的形象,这就是孩子在运用粘合的方式在创造,有些老师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强行打断孩子,试图“矫正”孩子的这种画法,但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我们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给予其信心。

2

夸张(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比如:童话故事里的小矮人,就是刻意将人身形之“小”进行夸张强调,还有神话里面的九头鸟,都是采取这种方式的结合。

3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文学、艺术创造的重要方式。比如:装饰图案的各种花瓣、树叶等形象就是来自各种植物的共同特征。小说中的具体人物形象的创造,是作家综合某些人物的特点之后创造出来的。鲁迅曾经在谈创作经验的时候指出,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4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外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借助它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想象联想不同于记忆联想,它的活动方向服从于创作时占优势的情绪、思想和意图。比如,看到“月亮”会想到“月饼”进而想到“中秋节”“团圆”,进而发生一系列联想,李白诗句里面“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它打破了日常思维习惯,因而引发新的形象,成为创造。

6

提倡发散思维并要求和辐合思维相结合。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引导孩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的思考,比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作文中的“一事多写”,与人交往中的“换位思考”等等,在创造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发散思维,还有运用辐合思维,也就是从发散思维当中所思考得出的多种假设或可能解决的方法,让孩子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7

鼓励直觉思维并与分析思维相结合。直觉思维是一种未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步骤,没有明显的过程,而突然意识到某种新念头或作出新判断的思维,其尽管只是一种猜想,甚至是错误的,但它往往推动人们求证而成为创造发明的先导,对于孩子突然冒出来的新想法,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而不可以扼杀,更不能嘲笑,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引导他们检验自己的设想,告诉他们什么东西值得去猜想,鼓励他们让他们敢于猜想求证不怕失误,同时,还要重视对孩子逻辑思维的训练,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8

启发孩子向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学习。孩子不用上课的时候,不要光顾着给孩子报辅导班,多带他们去一下科技艺术成果展,使其多与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如作家、发明家、科学家、探险家等接触听取他们关于创造性活动的报告,这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阅读这类人物的传记或者相关故事都会对孩子有相当的感染力,会使得孩子潜移默化,在心中不知不觉播下创造的种子。

注意事项

酿小编提醒各位,创造性思维并不是只是孩子才能培养,每个人都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只是孩子思维模式受到现实影响较小,更容易培养而已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