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85今日阅读:75今日分享:44

如何辅导孩子学习————八点主张

我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家长也不会辅导。从知识的角度来讲,家长一般问题不大,只是在其他方面尚有不少提高的空间。下面这些理念,其实对于小学和初中的家长都是适用的,到了高中,很多学生都是住校,家长可能帮不上忙了。如果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基础不好,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内下功夫辅导孩子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孩子基础不错,初步形成了习惯,兴趣和信心还好,如果父母善于辅导,那么适时地帮助也可以锦上添花。所以,学会辅导孩子还是家长需要掌握的一门基本功。一、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孩子总是面对严厉的、呵斥他的父母,他也不会感受到你那发自内心的爱,他对你所说的和所要求的都会感到厌倦。大部分人,不仅仅是孩子,面对呵斥自己的人总会有一种天生的反感。他的反感情绪也许会因为害怕而有所克制,但这种情绪却不利于他接受任何知识。当孩子被训斥之后,紧张沮丧,头脑可能一篇空白,反而更加不灵光了。相反,如果孩子能处于一种友好、亲昵、鼓励的气氛中去学习,他不但会对父母有很强的信任感,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得多。其实想想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比如我们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或者进度很慢,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此时一个领导以严厉的态度来指责我们:“你怎么这么慢?你为什么出错了?!面对这样的指责,我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感到反感,然后是厌恶,甚至是憎恨。相反,如果领导给予鼓励,哪怕只是笑一笑,我们恐怕就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心理也是这样。尽管父母都有爱,但是要将爱和有目的的教育结合起来,还是需要一定耐心和方法。很多父母在呵斥、打骂之后,也很后悔,知道这样对孩子学习并不好,但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自控。情绪自控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我推荐的认知疗法来解决,我写了不少相关的博文,基本原理参考谈谈家长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即使不发脾气,像尹建莉老师所反对的监工辅导方式,也是很多家长需要注意的。辅导不是给孩子施压,不是一直盯着,而是适时地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感觉你是来帮他,而不是监督他,不是来逼着他。因为一直盯着,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反而形成干扰。我还记得上学时,做作业时,如果老师在旁边看,我会觉得不自在,思维也受到干扰而迟钝了。辅导孩子,是来帮孩子,和孩子一起来体验做题的一些乐趣,并用你轻松愉快的心情影响孩子,有了好心情,孩子做作业,会更好。二、讲解题目不是“讲”而是探讨很多家长给孩子讲题,真的是在“讲”,能让孩子听得瞌睡了。这是因为缺乏孩子的参与互动,不是启发式的辅导,只是那么讲下来,孩子自然听得乏味。我辅导上初中的小赵分析一道题目的时候,会把题目分成很多步骤,每一步骤先引导他去想怎么做,他不会做的时候,我就引导提醒一下,最好由他自己想到这一步骤如何解决。遇到理解不清晰的知识点,我们再回头看书、探讨,力争把它搞清楚、透彻。最终解题步骤,如果孩子自己不能做出来,也要引导到只剩一层窗户纸,而且一定要由孩子亲自捅破,这样他会有成就感,增加兴趣和信心。其实每一道步骤,最好都是由孩子亲自捅破这层窗户纸。传说中的循循善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互动,孩子会觉得有趣味;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兴趣,通过每一道题的讲解,会逐渐激发出来。三、错了也要鼓励辅导孩子,最忌讳的是面对孩子做错了的题目火冒三丈,怒其不争。最近,小赵课堂做了一份政治中考题,选择题错得不少,这正是一个分析、提高的好机会(可不是批评孩子的好机会啊——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也许是这样的)。所以,我就和他一起细细分析了七八道错题,让他体验了一些有用的分析角度、方法。他做得有些趣味,也对如何做这样的选择题有了些感觉。政治以前是他很头疼的,现在他说:觉得有些底。所以,看到错题,其实就是找到了发现孩子学习问题的宝藏。如果没出错,问题没有暴露,反而不是好事儿。后来辅导小赵头痛的几何,有几道题都有问题,但是我在讲解的时候,说了好几次:你的基础还是不错的,主要思路都做正确了,只是因为........辅导题目的时候,善于发现孩子好的方面经常鼓励他,而不是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刻批评、打击他。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孩子的信心和兴趣的影响大不相同啊。一位妈妈留言:孩子真的需要鼓励,原来我不相信辅导,前一段时间女儿化学很差,结果找个老师只辅导三节课,就有飞跃式的进步,直到现在女儿的化学保持极高的热情,分数自然就好,问其原因,女儿说关键老师给她的鼓励让她知道她没问题。相信你辅导的学生错不了!另外,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毫不客气地表扬、鼓励更是需要的。信心,有的时候通过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优点,并真诚鼓励来逐步增强的。四、引导孩子体会题目的妙处很多家长痛恨目前教育的弊端,但教育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现在的很多题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仔细分析还是颇有趣味的。当孩子抱怨作业多的时候,尽管也可以赞同,但是与其抱怨,不如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体味做题的乐趣。作业就在哪里,是抱怨还是尝试去体味做题的乐趣,一个认知的改变,心情大不一样。说到底,这些题目相当于智力游戏。我辅导小赵的时候精心剖析了几道证明题。我发现,小赵的基本思路还算正确,但是思维的清晰和逻辑的严谨上还需要提高,所以我和他分析了一道题之后,又让他自己重新证明了一遍,以体会清晰和严谨的感觉。然后,又以欣赏文艺作品的态度和情绪和他一起又看了一遍他的证明——培养对数学美感的欣赏,以逐渐培养兴趣。放暑假了,孩子要做暑假园地,此时不要把它当成任务,而是找到探索的乐趣。女儿有些数学题目不大会,来问我,我会稍加点拨,促使她自己想出来,当她明白了思路,自己能做出来的,感觉很高兴,这其实和玩游戏中的闯关是一样的。其中有个“知识宫教你学”的题目,按照题目上的讲解,孩子学会了一种方法,但是她自己也找到了一种“偷懒”的方法,也很快解决了,自己也洋洋得意,高兴得不得了。很多父母总说作业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不去引导孩子体会做题的乐趣,真是南辕北辙啊!五、别在孩子面前做权威,鼓励孩子的探索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父母也许是孩子的权威。但是,即使是权威,也最好蹲下来,不做权威,鼓励孩子不迷信,这样会增强信心。别看一二年级的题目,我辅导时偶尔也会搞错,此时大大方方地承认,不去树立权威形象,会使孩子敢于去探索。或者有时也可以偶尔装着不会,让孩子给自己讲,此时她一定会很得意。辅导初中的小赵时,我也会犯了一些错误。有一次我只注意这一步错了,而之前的一步其实也错了,我却没有发现小赵注意到了。所以,我就向小赵老实承认,我也会搞错啊。这样,孩子会觉得,原来自己也有长处啊。只有把自己放低,孩子才能站起来。六、着眼兴趣而不是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方法。开始孩子学习比较困难的时候,要多辅助,使之觉得简单。当孩子能力基本具备的时候,要多鼓励他自己完成,稍作点拨就可以了。辅导的目的也是为了以后不辅导,帮助孩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信心、方法,所以,重在方法,重在启迪,知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这样孩子需要的辅助越来越少。一位在我这里咨询的妈妈说:以前我总是盯着孩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所以看到孩子达不到要求,就很烦,所以忍不住发火,结果孩子不喜欢做作业,形成恶性循环了。现在,听了您的建议,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更多地鼓励孩子,孩子对作业逐渐喜欢了,数量和质量也都上去了。七、帮助分析深层次的原因 因为几何是小赵的弱项,所以,还有一道题,我发现小赵粗心地写错了角度的名称,我没有简单告诫他不要粗心,而是寻找粗心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画图时画得不规范,两条边离得太近,所以很容易搞混了。所以,提醒他以后注意画图,养成好的习惯。后来分析数学试卷,一道错误的题目其中一步是9*(2m*2n)=18mn。看起来是孩子是粗心导致的错误。但是具体采访小赵是怎么做的时候,他说到了2m*2n不是要提取公因式,成为2*mn吗?这一下子暴露了不是粗心,而是对于公因式的概念掌握不透彻。所以,有时我们不要简单地说孩子粗心,有时是不掌握。我女儿有一次考试,有个题目错了,她说是粗心,后来细细分析,还是只是掌握得不透彻的原因。八、帮助孩子学习变得轻松参考:一年级作文辅导的那些事儿,学习,慎让孩子“迎难而上”。如果孩子能力可以,就让他去挑战困难;如果能力不足,就帮助孩子让学习变得容易轻松些。这就是传说中的“因材施教”吧。 有一个孩子的基础较差,学习又困难,习惯兴趣都没有培养好。有一次数学有三道题是自已不会做,爸爸首先让他自已思考怎么做,过了好长时间,他自已也不得法,爸爸再给他讲解,直到晚十点整,才做完。我认为目前爸爸的要求稍微高了一些,导致作业时间过长,此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解。而如果让他自己做,可能觉得困难,加重了对作业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讲解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最后的窗户纸由他捅破,这样他有成就感和兴趣。在学习困难的时候以辅助孩子作业完成得好为主要目标,这样老师表扬他有进步,他会有信心,兴趣也会大。早些做完,孩子也可以好好玩,体会到早做完的好处。独立自主的问题可以后期逐渐培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