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00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儿童保健:[3]湿热伤阴型腹泻的保健与治疗

腹泻又称泄泻,孩子腹泻是由于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的总称。其成因较多,分类讨论。       湿热伤阴型腹泻:通常体有湿疹,手心热,头部有汗。甚或有咳嗽的症状,且喉咙处有痰。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粘稠臭秽。腹泻时缓时急,有腹痛感。孩子饮食正常,精神通常也还算充足。
工具/原料

按摩油

方法/步骤
1

按摩主穴推补脾经5分钟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操作:采用揉、推并用的手法于螺纹面上或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拇指弯曲,向里推即为补。次数:100-300次。

2

推补肾经5分钟推补脾经,肾经可固脾气和肾气。位置:小指末节螺纹面。操作:采用揉法、推法并用的手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采用揉五推一(向指尖方向为推,向指跟方向为补)的手法进行。次数:100-300次

3

揉外劳宫穴4分钟捏挤天枢穴,神阙穴,揉外劳宫穴可止腹痛,且能温养下元,帮助消化。位置: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操作:用拇指螺纹面揉按。次数:100-300次。

4

推清大肠穴3分钟揉外劳宫穴,推清大肠经可利消化,帮助大便成形。如果湿疹透发较多,可暂停推脾经,以免湿疹更多。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指尖至虎口成一线。操作:采用直推法。术者用拇指桡侧从食指尖向虎口直推为补,反之为请法。次数:100-300次。

5

按摩配穴推清板门穴5分钟,有清热滋阴的作用。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自拇指根向腕横纹直推,称板门推横纹,反之称横纹推板门。次数:100-300次。

6

揉小天心穴3分钟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亦称鱼际交。操作:术者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揉本穴,称揉次小天心。次数:100-300次

7

揉二人上马穴3分钟位置:手背环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操作:采用揉法、按法并用的手法,术者用拇指的螺纹面揉按本穴,称揉上马,或称二人上马。次数:揉50-100次。

8

推清天河水1分钟揉小天心穴,二人上马穴,推清天河水可清热利尿,镇静安神。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中点(总筋或称大陵穴)至肘横纹中点(洪池或称曲泽穴)呈一直线。操作:采用推法,术者用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假若从内劳宫向上推至肘横纹称大推天河水,反之称取天河水。次数:100-300次。

9

捏挤天枢穴位置:在中腹部,与肚脐平行,在其左右旁开2寸处,属于阴阳胃经。操作:采用捏挤法,捏挤时应以孩子可承受的疼痛度来进行。次数:100-200次。

10

捏挤神阙穴捏挤天枢穴和神阙穴有缓解腹痛腹胀,止泻的作用。位置:肚脐中央。操作:捏挤法次数:30-50次。

注意事项
1

注意室内温度,不宜过冷或者过热,保持空气流通。

2

孩子要情绪平稳,开心愉悦,配合父母按摩。

3

术者指甲修剪圆润,按摩时手的温度适宜。

4

孩子病情较轻可放缓按摩速度,用力较轻,按摩时间短。病情重,则速度宜快,用力宜大,用时长。

5

按摩后避免吹风。按摩宜在孩子饭后一小时左右进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