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3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孩子缺乏自信心怎么办?

小朋友回家,说起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件事,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缺点和优点。结果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缺点写得比优点多,有的孩子甚至连一条自己的优点都没写出来。这种情况足以让人深省。孩子眼中全看到自己的缺点,对成长会很不利。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自卑和敏感,缺乏自信心。
工具/原料
1

语言

2

肢体动作

缺乏自信的原因:
1

缺乏自信的原因很多。缺乏自信指的是“我不行”的自我评价。“我不行”一是源于自我,比如负面情绪自卑、焦虑、抑郁等。当个人一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与现实发生矛盾,个人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以点及面,消极不合理的自我评价。比如一件事失败了就会过低的评价和否定自己说“我不行,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还有不能很好处理人际关系、缺乏个人专长、环境改变、家庭条件不好等,都可能造成孩子缺乏自信。

2

“我不行”的意识还源于他人,即外来意识。当家长过多的否定孩子,阻止孩子,限制过多,包办过多,代替过多,也会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饭,你怕他吃不好,怕洒到外面就喂饭;孩子想帮你拿碗,你怕他打碎,阻止他说“妈妈来”;孩子想自己出门找小伙伴玩,你怕他走丢,怕坏人太多,就算他六七岁了,你还脚跟脚的跟着他。长期下来,孩子就会慢慢丧失自主自动的能力,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慢慢就越变越自卑。

提升孩子自信心的办法:
1

首先是家长要学会放手。只有家长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慢慢体会自己到对人对事有掌控感,他的自信心才会慢慢树立起来。就象孩子学走路一样,家长松开手,孩子才能真正学会走路。

2

放手是第一步,最关键的还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在孩子尝试的过程中,鼓励他,让他体会到成就感。有成就感,他才会真正认识到“我能行”,才能逐渐的培养出自信心。

3

鼓励孩子获得成就感,可以先从外表着手。帮助孩子着装整洁得体,说话声音洪亮,走路昂首挺胸,从外在的改变,慢慢推动内在改变,并与内在改变相辅相成,共同积蓄孩子内心的力量。内心力量强大了,孩子的眼神会变得更坚定,语言会更铿锵。

4

鼓励孩子获得成就感,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适当调整目标。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长远目标分成短期目标,目标的设定是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到,让孩子更容易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成就感,不断增强自信心。

5

鼓励孩子获得成就感,家长可以帮孩子预演胜利场景。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想象,感受胜利的场景。这种白日梦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孩子战胜恐惧,鼓起勇气愉快的接受挑战有奇效。

6

鼓励孩子获得成就感,家长的语言助推很重要。改变习惯语句“你不行,我来”变成“你能行,试一试”。家长在鼓励的过程中注意态度真诚,不过度浮夸的表扬,同时一定要忍住插手帮忙。当孩子真的需要帮助时,如果孩子提出做不到,要家长帮忙,可以跟孩子商量帮忙的内容和时间;而如果孩子不会主动求助,家长可以试试问孩子“需要我帮忙吗?”或者“我能帮你什么吗?”适当的帮一下孩子。当然,事情成功后,一定要将功劳主要归功于孩子身上。

注意事项

提升孩子自信心,关键点在放开手,给孩子选择和尝试的权利,让他在过程中体会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