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33今日阅读:195今日分享:41

秋分到 中医支招饮食与精神调养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约在每年9月23日前后,“分”就是“半”的意思,表示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秋分以后,气温会逐渐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和“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的说法
方法/步骤
1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后来因为“秋分”在八月内每年不同,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遂逐渐约定俗成,将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2

正梁中医诊所院长邓正梁表示,在中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农人们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3

邓正梁说,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身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方法/步骤2
1

他表示,体质调养可选择中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黄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2

他建议,在饮食调养上,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份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

3

中医师张若伟表示,中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开始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的时候,要以保养阴精为主,所以秋季养生重点在“养收”这个原则。

4

中医《内经》认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医学上发现,每到气候变冷的时候,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

5

他说,因为人体在睡眠时,血流速度会减慢,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在秋季凉爽之时,起居的时间也应作相对应的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避免血栓的形成,确保健康。而由于秋分过后日光照射时间减少,天气又渐冷;加上风起叶落,景物萧条,容易让人有凄凉的感觉,在临床上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多愁善感的忧郁心情。

方法/步骤3
1

他表示,中医五行中肺属金,金气又属燥,这个时节燥邪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人体容易出现咽干、喉痛、咳嗽、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的症状。这段期间饮食的调养要以“滋阴润燥”为原则。

2

他提供秋季药膳粥“百合莲子粥”作为参考。药材:百合30公克、莲子20公克、粳米100公克、冰糖适量。做法:莲子先煮15分钟,再放入百合、粳米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再加入适量冰糖稍炖即可。功效可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3

此外,还流传有秋分简易养生食谱“蜜饯双仁”,原料:炒甜杏仁、炒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克。做法:将炒甜杏仁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煎熬1小时。将核桃仁切碎,倒入锅内,待锅中收汁将干时加入蜂蜜,搅匀至沸即可。将蜜饯双仁放入糖罐内备用。食用时,每次3g,每日2次。功效: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润燥。

方法/步骤4
1

“当归炖子鸡”,原料:当归30克,小母鸡1只。做法:将当归填入已掏空洗净的鸡腹中,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烂熟。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2

“甘蔗粥”,原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做法:甘蔗洗净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共入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煮成薄粥。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宜于热症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