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94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三):句子类题型的解答

上一次我们分享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中解答拼音和字词题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次我们了解一下小学常见句型句式相关的题型解答。
工具/原料

阅读资料、句型句式方面参考资料

方法/步骤
1

小学题型中常见的有关句式转换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的转换;(2)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3)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之间的转换;(4)直述句(引述句)与转述句之间的转换等。下面进行逐项分析。

2

(1)“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的转换。这类题还包括把一个陈述句变成一个“把”字句和一个“被”字句。答题关键是要搞清楚句中发出动作者和接受动作者。转换时,“把”字句是发出动作者在前,而“被”字句是接受动作者在前,正好相反。有的孩子很快就能确定出来,而有的孩子可能限于理解力,有时候会将两者搞反,这时就要多读几遍句子,耐心体会。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项训练。

3

(2)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出题方式除了直接要求“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或“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之外,还会以“将句子换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的形式出现。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两种句式表达出来的意思都是肯定的,转换后如果意思变成了否定的,那肯定不正确了。平时练习时要多读多感受这类句式的语气特点。下面分别讲解:

4

a.陈述句转反问句,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下面分别讲解。肯定句转反问句:句首加“难道、怎么”等反问语气词,句中表示肯定的“是、能、会”等改为“不是、不能、不会”等否定语气,最后根据语气也可以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一定一定记得句末“。”变“?”,很多孩子会忽略这个细节。否定句转反问句:句首还是加“难道、怎么”等反问语气词,句中“不是、不能、不会”等表示否定语气的词改为“是、能、会”等表示肯定的词,句末也可以加上“呢、吗”等,记得不要忘了“?”哦!

5

b.反问句转陈述句:反问句中有它自身所带的三个明显标志:反问词、语气词和问号。转换时也分三步走:去掉反问词;把语气词肯定的变成否定的,否定的去掉否定词变成肯定的;最后记得把问号变成句号。

6

(3)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之间的转换。双重否定句强调语气的肯定,表达的语气、意思“比肯定还肯定”,检验时,如果意思变成了否定的,那就转换错了。a.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一般是在表示动作的词或主谓语前加上两个连续的否定词,如:“不得不、不能不、没有……不、非……不可”等等。如果肯句中有“必须、肯定、当然、只好、只能”等词语时,直接把它们变成两个连续的否定词即可。b.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改写时根据语气及情感表达的需要,直接把“不得不、不能不、没有……不、非……不可”等双重否定词改为“必须、肯定、当然、只好、只能、一定要、很、都”等词语。

7

(4)直述句(引述句)与转述句之间的转换。即直接叙述句与间接叙述句之间的转换。转换要点是人称变换,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转换,其次是加上或去掉双引号。直述句用的是第一人称,而转述句是替人传话,用的是第三人称;直述句谁说的话用冒号和双引号,改为转述句时就要去掉两种标点符号,直接用逗号和句号,反之,就要加上冒号、双引号。

8

考查句型的题型一般都是复句中关联词的使用。会出现填恰当的关联词,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判断关联词使用是否恰当等。关联词的类型这里不再赘述,直接讲讲答题时需要注意的细节。a.给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相对来说给出几个关联词选择填空还是比较容易一些。答题时将所选关联词带入语句中多读一读,全部填写完后再整个读一读,感受一下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进行对比调整。b.直接填关联词和判断使用正误的题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这就要多读多思考,根据语感、语气,进行判断、填写。平时学习时遇到关联词的复句时要注意感受语义、体会所表达的相应关系。

9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句式转换和句型中复句关联词等相关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整理,多读多练,多读会通过语感直接对相应的句型句式有所印象,便于理解运用。

注意事项

多读多练。答题时注意细节。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