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36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生化需氧量测定可以作为判定水质受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而且此方法简单易操作,所需设备也没有太过复杂,只要买点东西就可以测定了,生活中也可使用。
工具/原料
1

器材:量筒,虹吸管,碘量瓶,移液管

2

试剂:淀粉质试剂,硫酸锰溶液,碱性碘化钾溶液,浓硫酸,淀粉溶液

方法/步骤

原理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作为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之一,是指水中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主要是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水中耗溶解氧的量,同时,也包括了如氧化硫、亚铁盐等还原性无机物所耗的氧量,这一部分通常仅占很小比例。由此可知,生化需氧过程的发生需具备三个条件:需氧微生物的存在,有足够的溶解氧,有适合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有机物。在实际工作中,常以以20℃±1℃,培养5天后1L水中溶解氧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称五日20℃生化需氧量,记为BOD5。它是一种间接表示有机物污染水体程度的指标。

1.稀释水样
1

对于污染情况不明或较严重的水样,通常采用标准稀释法。一般认为恰当稀释后的水样,在20℃培养5日后,剩余溶解氧至少有1mg/L或溶解氧减少40%~60%较为合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通常一份水样需同时做2~3个稀释度。一般稀释2、4、8倍。确定稀释倍数后,可按下法稀释水样:

2

(1)用虹吸管将500ml稀释水移入1L量筒内(应将虹吸管插至量筒底部,然后徐徐放出稀释水,随着水位上升,慢慢提起虹吸管,但管口始终在水下面)。按上法加入500ml水样。用搅拌器在水下面徐徐搅动4~5次,使充分混匀,用虹吸管将已稀释的水样移入已编号的两个溶解氧瓶内(装瓶时,虹吸管应先插至瓶底,边放水边往上提,直至装满后取出虹吸管,目的是尽量减少水样与空气接触),塞紧瓶塞,为稀释2倍水样。上述1L量筒内剩余的水,加等量的稀释水,然后仿上法用搅拌器混匀后再装入两个溶解氧内,稀释4倍水样。如此连续即可得稀释8倍水样。

3

(2)另取已编号的两个溶解氧瓶,用虹吸管装入稀释水,塞紧瓶塞,作为空白。

4

(3)检查各瓶编号,并从每个稀释倍数中各取一瓶(包括空白),用蒸馏水封口,放入20℃±1℃ 恒温箱中培养;其余各瓶分别测定其即时溶解氧。

2. 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1

①取下各溶解氧瓶的瓶塞,将吸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以下,加2ml硫酸锰溶液,边加边慢慢上提吸管。②再按相同的方式加2ml碱性碘化钾溶液。③盖紧瓶塞,注意勿使瓶塞下面留有气泡。将瓶颠倒混合2~3次,此时将有黄到棕色沉淀物形成,放置1分钟,再将瓶颠倒数次,使充分混匀。④用吸管沿瓶口加2ml浓硫酸,盖紧瓶塞,颠倒混合,放置5分钟,至棕色沉淀完全溶解为止。⑤用100ml球形吸管吸出100ml,置于250ml碘量瓶内,一式两份,立即用0.025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0.5%淀粉溶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即为终点。记录用量V1(ml);同法再滴定另一份,记录用量V2(ml)。按下式计算溶解氧量: 公式在图片中

2

对放在培养箱中的各瓶,要每天检查培养箱(没有培养箱的可以用恒温水浴代替)的温度及添加封口用的蒸馏水。保持恒温和水封。从开始培养的时间算起,经过整整五天以后从培养箱内取出溶解氧瓶,测定溶解氧。两次溶解氧量之间在后面求差。

4.计算

计算式在图片中:式中D1——稀释样品即时的溶解氧;D2——稀释样品培养五日末的溶解氧;B1——稀释水的即时溶解氧;B2——稀释水培养五日末的溶解氧;f1——稀释水在水样中所占的比例;f2——水样在稀释样品中所占的比例。

注意事项
1

1.测定溶解氧时,试剂的加入方式比较特别,应将移液管尖插入液面之下,慢慢加入,以免将空气中氧带入水样中引起误差。

2

2.要注意淀粉指示剂的加入时机,应该先将溶液由棕色滴定至淡黄色时再加淀粉指示剂,否则终点会出现反复,难以判断。

3

3.稀释水要对水样进行稀释,就需要用一定的溶剂去稀释它。BOD测定所用的稀释溶剂是含有一定养分、溶解氧饱和的蒸馏水(称为稀释水)。具体操作是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向水中加入钙、镁、铁等物质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用磷酸缓冲液将蒸馏水的pH值调整到7左右。向蒸馏水中冲氧至饱和。

4

4.测定溶解氧时须注意,在采样和操作时必须防止水中有气泡的产生。

5

5.水中含有过量有毒物质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此时需用稀释水进行稀释。

6

8.如果几个稀释倍数的溶解氧下降都在40%~60%。则选用稀释倍数最高的那一组。若都不在40%~60%范围内,则选用最接近的一组。

7

经验系本人原创,如有转载烦请注明,如觉有用烦请在下方按钮投票,谢谢!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