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84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白塞氏病(狐惑病)

中医认为该病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涉及心、肾、肺诸脏。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耗伤阴津,虚火内扰,气阴两伤,或久病脾虚,或苦寒伤脾,或肝郁脾虚,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湿热内蕴,蕴久化毒,湿毒熏蒸三焦脏腑,流注经脉,腐蚀为患,病机错综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同时或先后发病,五脏相因,湿毒为患,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工具/原料

精方泻心汤

白塞氏病
1

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道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该病可见于我国各类人群,从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见,男女均可发病。

2

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与结核感染相关)、生活环境有关。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在各种发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现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细胞功能亢进、内皮细胞损伤与血栓形成、免疫系统针对自身器官组织产生反应,导致器官组织出现炎症,产生破坏

白塞氏病/诊治
1

精方泻心汤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为基础,在以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为理论,补中益气,消痞降逆,除湿解毒达到治愈目的。

2

一、调养脾胃,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转输 、升清 降浊等生理功能

3

二、活血化瘀,止痛,疏通理气,减轻肿胀,疼痛

4

三、消除湿气、湿热、湿毒、内火在以尿液排出

注意事项
1

注意经常清洁眼睛,清除眼部分泌物,预防感染,适用外用眼药水,在清洁之前,先用消毒棉签清除分泌物,不要挤压

2

注意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