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40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怎样对农村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等。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很多中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广大农村有很多留守中小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工具/原料
1

学校、家庭

2

班级、小组

方法/步骤
1

要求要明确。学校要制定班级考核评分细则、学生就寝制度、就餐制度、学习制度、卫生检查制度等,班级对学生进行操作评定等。这样学生在校园或校外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大家的行为,学生行为都有所依。

2

抓好起始训练。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学校或班级要在起始年级或是新学期开学,就要抓好养成的训练。要多讲、严抓,责成学生快速进入状态。

3

加强对班主任和学科老师的培训指导。要让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在教学或班级管理 中,细化操作,灵活地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如榜样示范法、行为契约法、层次目标法、情绪疏导法、突破法等。

4

反复训练,时时督促。对中小学生行为训练的要求要具体明确,使他们学得会、做得到、对某一个不良习惯的矫正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进行长期工作,反复地训练。”还要形成一套督促反馈体系,一般是“教导处一班主任一团委会学生会一班干部一学生”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层层检查,逐级落实。

5

有奖有罚,巩固成果。通过奖励和表扬先进个人和集体以促进后进。如通过校园广播,评选”礼仪之星“,”卫生之星“,”道德之星“等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适当批评、让后进能知耻而进勇,迎头赶上。

注意事项
1

每一位老师都要参与

2

罚时要讲究方法,策略,不能粗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