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86今日阅读:59今日分享:29

美容偏方:[12]聪耳明目方

中医学认为,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的精气充养,肾的精气充足,耳的听觉才能灵敏;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联系,但主要的是肝,肝受血而能视。故聪耳明目的预防治疗主要着眼于肝肾。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七精散  茯苓150g,地黄花、寄生各100g,菊花、竹叶、地肤子、车前子各52g。上方药共捣筛为细末,每服18g。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之功。  2.仙术散  苍术(去皮)24000g,枣(去核)480g,炮干姜1200g,杏仁(去皮尖,麸炒)3000g,炒甘草7000g,炒盐12500g。以上方药共为细末,入杏仁和匀。每服5g,沸水食前点服。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明目延年,驻颜轻身之功。  3.山芋丸  山药、五味子各125g,肉苁蓉(去皮酒浸,焙)200g,杜仲(去皮,炙)150g,牛膝(酒浸,焙)、菟丝子(酒浸,捣研烂,焙)、赤石脂、白茯苓(去皮)、泽泻、熟干地黄(焙)、山茱萸、巴戟天(去心)各100g,远志(去心)、石膏各50g。上方药共捣筛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空腹酒下30丸。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光泽面部之功。  4.聪明丸  熟地黄、肉苁蓉(酒浸)各300g,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各250g,柏子仁(别研)、石斛、巴戟天(去心)、天门冬(去心)、炒蛇床子、覆盆子各150g,续断、泽泻、人参、山药、远志(去心,炒焦),山茱萸、石菖蒲、桂心、白茯苓、杜仲(炒断丝)各100g,炮天雄、炼成乳粉(扶衰150g,续老100g)各50g。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酒服30~50丸。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益寿延年之功。  5.合德丸  苍术(去皮,米泔浸2日,晒干)200g,熟地黄(焙)100g。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温酒或米泔下,日3次。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轻身健体之功。  6.四圣丸  草乌头(米泔浸2宿,去皮尖)、蜀椒、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干姜(去皮)各150g,盐250g。  将盐置铫内炒干,入草乌头炒赤色,再入苍术、干姜、蜀椒,候椒香熟为度,倾纸衬地下出火毒,夏日筛去盐,冬月用1.5g,留0.5g于药内,同为细末,醋捣熟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填精补肾之功。  7.地黄丸  怀生地、熟地各200g,炒沙苑蒺藜、川牛膝、甘枸杞、独活、菟丝子(酒制)、知母(盐水炒)、黄柏(酒炒)各100g。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80丸,淡盐汤或酒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养精乌须之功。  8.回阳丸  煅牡蛎、炮干姜各250g。上药共为细末,姜汁煮半夏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温酒下20丸。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悦泽肌体之功。  9.磁神丸  磁石(煅醋淬,研细)、神曲各100g,朱砂(研细)50g,沉香25g。以上方药共为细末,另用生神曲,水调浓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盐汤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之功。  10.牛膝丸牛膝、肉苁蓉(酒浸1宿,去皱皮,炙)、杜仲(去粗皮,炙微黄)、菟丝子(酒浸1宿,曝干别捣为末)、鹿茸(酥炙)、石斛各100g,白芍药、远志(去心)、黄芪、续断、蛇床子、山药、白茯苓、人参、巴戟天、柏子仁、桂心、五味子各30g。  以上方药共捣筛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晚食前温酒下30丸。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明目驻颜,补肾益精之功。  11.地仙丸  枸杞子、炒陈曲、甘菊、熟干地黄(焙)、官桂(去粗皮)各100g,肉苁蓉(酒浸1宿,焙)75g。  以上方药共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食前酒饮任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轻身健体之功。  12.羌活丸  羌活、独活、青橘皮(去白,焙)、炮附子、当归各100g,虎骨(酥炙)、牛膝(酒浸,焙)各150g,官桂(去粗皮)、没药各50g,木香0.5g。  上方除没药外,共捣细末,再人没药研匀,以宣木瓜2枚,切开头去瓤子,填满熟细艾,以竹埂盖后,入甑内蒸烂,入臼杵如膏,入前药末,更入酒面糊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温酒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祛风壮骨之功。  13.菊花丸  甘菊花、地黄膏(自然汁每500g加蜂蜜100g熬膏)各300g,牛膝、覆盆子各200g,当归150g。以上方药共捣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80丸,空腹,临卧时盐酒送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补虚明目,乌须驻颜之功。  14.羊肝丸  生羊肝1具,黄连100g。羊肝去筋膜捣烂,入黄连末,杵丸如梧桐子大。适量白开水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补肝明目之功。  15.补真丸  炒茴香子、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牛膝(酒浸1宿,焙)、炒蜀椒各50g,炮附子、巴戟天(去心)、青盐(研)各25g。  以上方药共捣罗为细末,以羊肾1对去筋膜细切研相和,入酒15g煮成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2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明目驻颜,补精壮骨之功。  16.草还丹  苍术(酒、醋、米泔水、盐水各浸50g)200g,胡芦巴、破故纸、小茴香、川楝肉各50g,覆盆子10g,木香25g,山药、穿山甲、地龙、茯苓、枸杞子、牛膝各15g。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悦颜乌须之功。  17.旱莲膏  旱莲草10000g,捣滤汁,沙锅熬膏,入蜜少许。每服10~15g,水酒任下,早晚各1次。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明目固齿,乌须黑发之功。  18.茯苓膏  茯苓(去皮)、松脂各12000g,松子仁、柏子仁各6000g。将松子仁捣筛,以白蜜720g,入铜器内,微火,汤上煎1日,次下余药和丸,如小枣。每服7丸,日3次。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明目轻身之功。  19.钟乳酒  钟乳250g,以帛袋盛,纳酒150g渍密封,安汤中煎,减1g,封7日后。每服45g,日1次。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益精明目,悦泽养颜之功。  20.常春酒  黄精、南枣、黑豆、枸杞子各200g,龙眼肉100g,当归50g,米酒3000g。将黑豆放锅中炒壳裂开,不必下油,连同以上材料分别用清水洗净,晾干,用米酒润透以上材料,隔水蒸半小时左右,取出摊凉,然后放入瓶内,注入米酒,密封瓶口,浸泡10天以后即可饮用。每日1次,每次15ml。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明目润肤之功。  21.百步酒  蜜炙黄芪、茯神各100g,当归、熟地、生地各60g,党参、麦冬、茯苓、白术、枣皮、川芎、龟胶、防风、枸杞子、广皮各50g,肉桂30g,五味子、羌活各40g,红枣、冰糖各1000g。  以上诸药锉碎粗末,泡高粱酒10000g,煮1小时,或埋土中7日。随量饮用。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聪耳明目,驻颜黑发之功。  22.决明子散  决明子、蔓荆子(酒150g,煮酒尽曝干)各30g。上药捣罗为散,每服10g,食后,临卧以温水调下。或柴胡、决明子等份,研末,用人乳调敷眼皮上。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补肝明目之功。  23.蔓菁子散  蔓菁子500g,黄精1000g。上药水蒸,曝干捣细罗为散。每服100g,空腹,粥饮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补肝明目之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