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77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撒野童话雪乡,迷失飘渺雾凇岛游记全攻略

东北的冬天,白天很短,早上8点天才亮,下午4点天就黑了。日出一般是在7点左右,日落一般在3点半左右。雪乡的天气个人感觉是晴天阴天交替,大部分时间是阴天,有时候会起雾,有时候会下雪。雾凇岛的天气,大部分时候是晴天,可能会起雾,如果起雾,很可能就是大雾。【行程安排】:(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次行程最终是临时发生了改变,本来是打算从北京回成都的,最后变成了从天津回成都,具体如下)DAY 1:成都飞哈尔滨,宿哈尔滨。DAY 2:早上7点包车从哈尔滨到雪乡(5-6小时),逛雪乡,拍雪乡夜景,宿雪乡。DAY 3:雪乡一日游。DAY 4:午饭后,下午1点包车从雪乡到雾凇岛(6-7小时),宿雾凇岛。DAY 5-10:雾凇岛6日游。6天中,只有其中一天早上,在雾凇岛对岸的一小块地方形成了雾凇,效果一般。其它时间那就是一个无聊和悠闲。DAY 11:上午拍雾凇(上午11点左右,临走前终于出现雾凇,匆忙拍了半小时,尼玛),12点半包车从雾凇岛到吉林市火车站(1.5小时),坐下午14点24的火车到天津(15小时),宿火车。DAY 12:天津火车站到滨海机场(天津有两个机场,别走错了),早上8点多,天津飞成都。其实到天津的火车票和回成都的机票是在雾凇岛上决定了离开的时间后才定的,因为北京机票狂涨,天津的机票便宜,所以选择了这条路线。【穿衣攻略】:北方其实冷得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但是也绝对不能小看零下10-30℃。这里提供两套穿衣方案,分高帅富和屌丝。【高帅富方案】,我就不废话了,没啥事钱搞不定的事,直接高级保暖防风排汗户外套装就行。【对于大众屌丝】,不想刻意花钱买装备的,特别是南方的童鞋,参照我们的穿衣方案基本能抗住这边的严寒(前提是你不能太虚):【上身】:2件保暖内衣+2件保暖性好点的毛衣(建议别用太厚的那种)+1件靠谱的羽绒服(80%充绒量以上),还觉得冷最外面再加个马甲或者冲锋衣就绝对没问题了。反正我就穿了5件,上身是最暖和的。【下身】:2条保暖裤+2条或1条保暖性好点的毛裤(建议别用太厚的那种)+1条内抓绒的冲锋裤(冲锋裤非常重要,因为可以防风、防雪和防水,对玩雪还有拍照都有很大的作用,因为那边雪很厚,选不同的点拍照,很可能会出现陷进雪中的情况,或者是你爬了坡,想要下来,坡度又很陡的时候,你有冲锋裤,可以坐着慢慢移动下来),冲锋裤不用买太好的,一般品牌的入门级别的200多的就行,推荐牧高笛,我自己买的是CAN TROP的,价格差不多。根据情况,可以考虑再买双雪套,我自己其实觉得雪套用不用都行,我买了,但也没怎么用来着。【头】:雷锋帽,淘宝买的,山拓牌的,个人觉得挺好看的,又保暖,关键是得护住耳朵。最好再加条围巾或者魔术巾护住脖子。口罩也最好有,当然也可以用带口罩功能魔术巾。【手】:如果你喜欢拍照,那一定要买方便操作相机的手套,最好也具备一定的保暖性,如果你还要接电话,最好买双带触屏功能的。手一般只要拿出来都是很冷的,不过随时都活动着,也就还好。【脚】:1条排汗的厚袜子(我在淘宝买了双山拓牌的)+1条厚袜子+暖脚贴。鞋子如果不是有防滑又靠谱的雪地靴,那我建议可以到当地买一双当地的雪地靴,一般就100元左右,我们是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买的,88元。不过这次脚是我们最冻的部位,因为一直会和雪接触,不是袜子不够多,而是当地的雪地靴保暖性确实一般,所以有条件的朋友还是建议花钱买双防滑防水又保暖的雪地靴吧。暖脚贴我一部分是在淘宝买的袋鼠的,一部分是在药店买的小林牌的,后者要好不少,但本着屌丝心态,基本我优先选择给相机用了。【北方冬季相机保护建议】:冬季相机保护主要有下面几个问题。防低温在低温状况下,电池的续航能力会大大降低,可以拍摄照片的张数也许只有正常温度时的50%,闪光灯的闪光次数也减少了很多,往往还没有拍得尽兴,相机就已经电池报警,甚至直接关机停止工作。在这种低温环境下拍摄,可以用相机保温套将相机包裹起来,再在相机电池部位贴一块暖贴,即可延长电池的拍摄数量;同时,将备用电池放在内衣的口袋里保持温度,也可以在相机中电池输出减弱时,更换新的电池继续拍摄。由于低温对液晶屏的显示更新速度也有很大影响,将相机放在保温套中也可避免液晶屏因温度过低造成显示速度缓慢、偏色,甚至提前出现液晶颗粒“死点”的问题。另外,低温可以使很多材料变脆易裂,适当的保温也可以使相机内外的材料避免受冻之苦。相机保护套还可以防止相机直接与面部的皮肤接触造成冻伤,避免呼出的水汽凝结在相机取景器上影响继续拍摄;如果不慎跌倒,还可以防止相机直接摔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造成更大损失。不过使用相机套确实是非常影响拍摄的,特别是嘴里吐出的热气很容易在后面的塑料膜上形成雾气,大家最好可以事先适应一下。防结露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如室内、地下溶洞),由于相机、镜头的温度非常低,遇到潮湿的空气,不仅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相机、镜头的表面,也会在相机和镜头内部出现同样的现象。为保证相机、镜头的干燥,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如果只是短时间进入室内,那进入之前,应将相机放进摄影包中。如果是结束拍摄, 回到室内休息时间很长,在进入室内前将相机、镜头放进摄影包中。进入室内后,可以把相机在窗边等温度较低的位置放一段时间。不要急于将相机、镜头拿出摄影包,等过一段时间后,再将相机拿出。这时候往往还是会结露起雾,根据情况可以自己擦拭机身出现的水,镜头就慢慢等它自己晾干就行。如果相机、镜头不慎已经出现结露的现象,此时千万不要将镜头从机身上拆卸下来,以免水汽进入相机、镜头的内部。可以马上用一块干燥、洁净的棉布,将相机和镜头完全包裹起来,这样可以减轻继续结露的现象。这种办法只是应急之策,千万不要经常使用。还有,相机如果已经起雾结露,一定要等相机晾干后再出门。在雨雪中拍摄如果在野外遇到大雪,应该是拍摄的绝好时机。但如何在雨雪中拍摄时,保护好相机镜头呢?由于大部分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是黑色,更加容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即使是阴天也是如此),而机身、镜头的温度也往往高于地面、建筑、树木等环境的温度,所以在室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空中飘舞的雪花落在相机、镜头上,会很快熔化成水滴。因此,建议在相机、镜头外,使用相机防雨雪保护罩,即可避免雪花直接落在相机镜头上,又可对相机、镜头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由于是相机专用的防雨雪保护罩,可以由后面高透明度的视窗,通过取景器取景拍摄和通过液晶屏回放浏览。防静电由于温度较低水汽凝结,空气比较干燥,非常容易引起静电。虽然静电对相机很难造成直接的危害,但静电会造成灰尘吸附的问题,可以考虑带一双防静电的手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