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4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中医炮制:[18]鳖甲的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净制: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晒干。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气。取原药材,放入缸或池内,用米泔水或清水浸泡,水要高于药料约18cm,将缸封严,泡20-30天,泡至皮骨分离为度,取出,用水洗2-3次,晒干,簸去皮屑。取原药材,拣净杂质,埋于地下。先铺1层湿沙土,埋1层鳖甲,1层湿沙土,1层鳖甲,候皮肉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晒干或烘干,簸去皮屑。取鳖甲置缸内或地内,用石灰碱水浸泡10天左右,取出轧破,去净皮肉,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每鳖甲100吨,用石灰100kg,碱2.5kg。切制:用时捣碎。炮炙:1.醋制 取沙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鳖甲,不断翻动,烫至表面淡黄色,取出,筛去沙子,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鳖甲100kg,用醋20kg。2.炒制 取鳖甲块,用微火炒至黑黄色。3.沙烫 取沙子炒至烫手,加入生鳖甲,炒至酥松表面淡黄色,取出,筛去沙子,摊凉。现代研究本文报告取新鲜或冰冻的猪胰脏,除去外层脂肪和结缔组织。称重后绞碎,加水少许搅匀,置于纱布上挤压过滤,取滤汁配制约0.5%的溶液。用碱料(Na2CO3)调pH8.0-8.4间。水浴加温至近40度时,加入已煮熟的鳖甲或龟板,使其全部淹没,上面保留3-5cm水层。恒温于35-40℃,每隔2-3小时搅拌1次,约经12-16小时,残皮和残肉能全部脱掉,捞出洗净,晒干,至无臭味即得。此法原料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省时间,有利于大规范生产。加工出的鳖甲。龟板色泽好,无残皮残肉,甲块易裂开,但在下一步沙烫时,火宜轻,醋炙时用醋量约增加一半。因此,对其所含成分动物胶有无影响,尚待研究。选用ASI.398蛋白酶、209碱性蛋白酶、166放线菌中性酶及AT3. 942蛋白酶对水解龟板、鳖甲皮膜、残肉的速度进行了初步筛选工作。在此基础上做了放大试验及质量检定工作。结果表明,采用制革工业中的定型设备——悬挂式转鼓为机械,在转动搅拌情况下,应用ASI、398蛋白酶制剂进行水解,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腐蚀皮膜、残肉,并使皮骨分离,达到龟板、鳖甲炮制生品的质量要求。该工艺工效较高,工艺简单,不受季节气候限制,有一定优点。历来用烂法除去龟板、鳖甲上附着的腐肉污衣,近年来改良法为加入蛋白酶、动物脏器或其它微生物等,人工控制,加快速度,但道理与烂法相同。在除去腐肉污衣的同时,必将损耗部分有用的胶原蛋白。试用kjeldahl定氮法,通过蛋白质含量测定探索对龟板、鳖甲加工方法的改进。取得以下结果:(1)龟板、鳖甲各部分碎块间蛋白质含量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多大区别。龟板角膜(外衣)的蛋白质含量为77.5%,比龟背含量高3倍多,但主要属于角质蛋白,难于煎出(经72小时水煎熬,只煎出33.52%),因此,熬胶煎汤,作用都不大。(2)龟板、鳖甲经烂法处理,蛋白质含量均有损失,生龟板比原龟板损失9.07%;生鳖甲比原鳖甲损失10.32%。(3)生龟板、生鳖甲加水煎煮,蛋白质极难煎出。因此,建议加工龟板。鳖甲,废弃传统的烂法,而以水煮法代替。但是制得的生龟板与烂法制得的一样,需用热碱水去油,否则久贮易泛黄。(4)生龟板含蛋白质21.990%,炙龟板含蛋白质22.937%,蛋白质含量增加4.3%。生鳖甲含蛋白质21,928%,炙鳖甲含蛋白质21.727%,减少0.9%,说明从生品到多品,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但与相应的生品煎出情况比较,则煎出率大大提高(炙龟板提高14倍,多鳖甲提高11.6倍)。提高原因可能是炙制品、质地酥松,空隙变多,大大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上述结果说明:煎药时应适当延长煎熬时间。炙品在头煎的2.5小时是主要的,随后煎出速度减慢。如果采用生品入药,更应先煎;熬胶时原料药以采用炙品为宜。以蛋白质含量为主要指标,比较了蒸法、高压蒸法、水煮法和沙烫法等热解法炮制龟板、鳖甲的质量。观察到炮制方法不同,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也有区别。龟板蛋白质含量依次为沙烫法>蒸法>高压蒸法>煮法。鳖甲依次为蒸法>高压蒸法>煮法>沙烫法,但差别不大。外观质量比较沙烫法较农。其它三法的制品洁净而有光泽。其中蒸法不仅蛋白质含量稍高,而且不像煮法那样容易流失水溶性成分、高压蒸法那样需添置设备。蒸法与传统方法比较,龟板蒸法制品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制法炮制品高 2.81%,鳖甲蒸法制品蛋白质含量比传统法制品高4.43%。统计分析表明改用蒸法对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效果是极显着的。根据草菇菌依靠自身的多种分解酶将培养基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后加以吸收利用。龟板、鳖甲上的鳞片、筋肉、筋膜都是蛋白质类化合物,可做为草菇菌的营养来源的道理,利用单菇菌固体发酵法,对龟板、鳖甲进行净制,克服了传统制法的缺点。认为菌种来源广泛、操作简便、费用低,有实用价值。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