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67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为何人寿保险退保率总这么高?

尽管目前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发展偏离了应有的使命,对百姓而言,很难买到合适的寿险产品。在2012中国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目前中国寿险业存在“虚胖”的情况,“上千个产品等待报批,但是老百姓却抱怨买不到合适的寿险产品”。为何人寿保险退保率总这么高?
“虚胖”软肋之一:产品难获百姓认同
1

寿险市场的现实是,寿险产品数量越来越多,但适销对路的却很少,增长速度很快但发展方式粗放,市场竞争很激烈但竞争层次很低。寿险业偏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偏离了行业存大的价值,也就偏离了行业应有的使命。一年报备的产品几千种。但老百姓抱怨,没有适合我买的产品。寿险产品越来越多,增长很快,但发展程度很低。

2

不少国际投资者长期销售太过简单的产品,公司更多地只提供储蓄型产品,却忽视尽管难以销售但利润率更高的保障型产品,在投资者眼里,只是简单地通过增加营销员数量来提高新业务价值及保费,而不重视对营销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3

更有投资者担对险企有着长期威胁,可能蚕食银保业务。在他们看来,大银行为了拓展息差外的其他收入,会重点发展保险业务;相对于银保渠道,投资者对于新业务价值的担忧较少。相对市场保费而言,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贡献较小。

4

银保渠道将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因为当产品变得复杂时,寿险产品将主要由保险经纪和独立的财务咨询顾问销售,而拥有一小部分银保业最终将逐渐失去这些市场份额。

“虚胖”软肋之二:保费增长乏力
1

四大上市险企三季报显示,虽然保费收入有增有减,但是却并未出现明显如破,保费增长依旧乏力。     其中,中国人寿已赚保费2610.13亿元,同比下降0.7%,较中报数据同比下降5.2%的增幅有所回升;中国太保已赚保费1145.65亿元,同比增长7.6%;新华保险已赚保费776.21亿元,同比增长4.1%,较中报同比增幅有所下滑。

2

中国太保在营销渠道上的变化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关注。1-9月太保寿险营销渠道保费同比增长11.2%,达到96.31亿元,其中新单期交业务90.33亿元,占比93.8%。介绍,面对整个寿险行业的转型发展困局,太平洋寿险个险条线在营销体制、销售模式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尝试了创新。

“虚胖”软肋之三:退保潮来袭
1

虽然2012年寿险行业的全年数据还未出炉,但根据已有的数据统计来看,今年寿险业增长低迷已成定局。8月30日,的半年报出炉,数据表明,寿险退保率骤增,保费增速放缓,其中中国人寿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数据还显示,上半年,的退保金累计达362.19亿元,同比大增21.84%。

2

根据保监会8月22日公布行业数据,今年1月-7月,寿险实现保费收入5713亿元,同比微降0.02%。2012年前三季度,寿险业四大巨头退保额均有所增加。四家险企退保总额高达561.48亿元。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前三季度退保金为299.51亿元,同比增长8.33%,退保率从2012年中报时的1.38%上升至2.08%。

3

行业低迷,人寿保险退保潮不断来袭,更是雪上加霜,其中尤以国华人寿为典型代表。2007年底开业的国华人寿,正在遭遇“冲规模”之后的“阵痛”,根据国华人寿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该公司人寿保险退保金额累计达28.82亿元,同期的保费收入却仅有31.39亿元,人寿保险退保金额已近同期保费收入,人寿保险退保率高达90%,10份保单有9份遭人寿保险退保。

“虚胖”软肋之四:国寿评级遭下调
1

12月24日,标准普尔宣布将中国人寿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标普称,调整中国人寿的评级展望,反映继去年及今年经营表现转弱,未来2年其资本水平或面对进一步压力。自2011年以来,国寿净利同比不断大幅下滑,2012年第三季度,更是首次出现单季净利润亏损。同时,净资产缩水也为国寿带来了较大的偿付能力压力。

2

继2011-2012年运营表现趋弱后,该公司未来两年的资本水平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压力。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寿持续扩张,投资市场波动,以及针对银行保险销售渠道的监管变化,该公司的资本水平有所恶化。考虑到中国国内资本市场潜在的继续波动的可能,我们不确定何时中国人寿的运营表现能够恢复至此前较强劲的水平。

3

同时,标普确认中国人寿“AA-”的长期本币交易对手信财务实力评级,“cnAAA”的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长期评级。

4

的运营表现继续弱化,使中国人寿的资本水平恶化至与其个体信用状况评估“a”不相称的水平,则可能下调其评级。若认为政府提供额外支持的可能性下降(出现这一情景的可能性很小),标普也可能下调其评级。相反,若中国人寿的运营表现所达到的水平,且其资本状况趋稳,则可能将其评级展望调整至稳定。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