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41今日阅读:197今日分享:19

如何让童诗朗诵与仪式挂钩

1.设计应时的导语,在诗化的情境中开始诵读。  仪式总是和应时的导语相连的。所谓应时的导语,实际上是通过让时境“言说”,为所有在场的教师和学生创设一种和童诗诵读相匹配的情境,也就是说在诵读童诗之前,要让学生的身心共同在场,投入地进入朗诵的情境。有了应时的导语的暗示、铺垫与渲染,童诗诵读就能成为一种饱含意义、贴近生活、融入生命的儿童文学仪式。有了诗化的情境,师生共同诵读童诗就成为富有诗意的生活与仪式。例如,师生在晨曦中相遇,共同迎来新的一天,我们可以从诗化时间、让时间现身的角度来设计童诗晨诵的导语:“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一缕缕新鲜的阳光又透过了窗棂/亲爱的孩子们啊/用你们天使般的声音开启崭新的一天吧!”在美丽如金的夕阳中即将结束一天的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一段童诗暮诵的导语:“此刻的夕阳/为西山披上风衣/为我们的校园涂上了金晖/夕阳正在侧耳倾听我们心中的童诗/让童诗从我们的心中飞出来吧!”当然,要让导语的渲染与铺陈取得最佳的效果,还需要我们秉持马丁·布伯“我与你”相遇的哲学,用师生面对面的语气来设计、朗诵导语。为此,导语中需要用上“我”“我们”“你们”这些体现“我—你”关系的词语,以增强导语对于学生的关涉度。2.设计固定的栏目,在固定的时段里开始诵读。  所谓积极的仪式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指到了每一天的同一时刻,学生就不约而同地想到要诵读童诗,以积极的心理、盼望的心情、投入的心态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学生会自动激发起一种沉浸于童诗诵读栏目的积极心理,以更主动的姿态来参与童诗诵读活动。例如,我们为每一天的开始、每一天的晨读,而设置“与黎明共舞——用美好的词语把每一天擦亮”“清晨的诗意问候”等固定的栏目,童诗晨诵就会成为迎接阳光、迎接崭新一天的文化仪式。我们还可以为每一天的黄昏、每一天的学习结束,来设置“美丽的夕阳”“晚风里的童诗”等栏目,这样就可以让童诗在夕阳中飘荡,在儿童的生命里飞舞。另外,我们还可以让童诗诵读和季节链接起来,让童诗诵读飞行在农历的天空下。3.播放匹配的音乐,在优美的音乐里开始诵读。  音乐总是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最有力量的无声语言。这无声的语言常常胜过有声的语言。同时,音乐也是童诗最好的“邻居”。童诗特别需要富有儿童味的灵动音乐的渲染与陪衬。如此,童诗特有的情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涌现出来。很显然,匹配的音乐能够同时与童诗、仪式携手,推动童诗诵读艺术地成为一种文化的仪式。基于上面的思考,我们可以知道,为童诗诵读选择合适的音乐有多么重要!那么,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合适的,具有仪式感的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参透童诗的意义与意味,然后寻找统一主题的音乐。这种主题化的配乐肯定是合适的。二是要选择一些雅乐,增添童诗诵读活动的庄重气氛。只有这样,音乐作为“仪式中的声音”或“音响事件”才能使仪式具有整体性——童诗也才能与音乐合二为一,真正成为一种文化的仪式。像在春日的晨诵时,我们为《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配上《精灵树》的背景音乐,此背景音乐有一种灵动的生命感与诙谐的儿童味,起到烘托主题的渲染效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