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75今日阅读:61今日分享:18

兽类标本制作

标本材料要新鲜,处死多采用水浸或向静脉中注射空气等方法。制作前应将尸体置于密闭容器中或塑料袋中,喷洒三氯甲烷或家用杀虫剂,杀死尸体上的螨、蚤等寄生虫。半小时左右将尸体取出,可开始制作。  标本测量 记录标本的采集地、采集时间、采集人等。兽体的量度包括体重(克)、体长(长度单位均采用毫米)、全长、吻长、尾长、耳长、后足长等,记录性别、年龄等其它特征,这些原始记录要分别登记在标签上和记录本中。  剥皮 使动物体仰卧于解剖盘中,用解剖刀在腹部中央往肛门方向切开一口,从刀口处小心将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的膝关节推向刀口,完全露出膝后,用剪刀剪断膝关节,将小腿骨拉出,分离皮肤至足部为止,剔除小腿部的肌肉。对侧的后肢剥制方法同上。割开生殖器和肛门附近的皮肤肌,用手指捏紧尾基部的毛皮,另一手将尾椎全部抽出。继续分离腰背部和腹部的皮肤,露出肩部,切断肘关节,分离小臂的皮肤至腕部,剔除其肌肉。对侧的前肢操作相同。中、大型兽类在掌部要切开皮肤剔除肌肉。然后由颈部剥向头部,在耳根、眼眶、鼻面和嘴唇处要十分小心用刀剥离。至此皮肤全部剥完,用剪刀小心清除皮肤内表面残存的肌肉和脂肪。  皮张若被污物染脏,可用凉水清洗或用湿布蘸擦,清洗后自然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将皮肤上的枪弹洞或割破处用线缝合。在皮肤内表面涂上防虫防腐剂。  填装 兽类标本也分为研究用的假体标本和陈列用的姿势标本。其填装方法有所不同。  假体标本:用少量棉花分别将前、后肢骨(桡尺骨、胫腓骨)裹好以代替原有肌肉。取一竹扦(或铅丝),按动物的基本体型(要比实际肥胖一些)在竹扦上缠上棉花或竹丝、木丝等,制成假体,将内面朝外的皮张从头至后翻罩在假体上,使体毛朝外。四肢部稍稍拉出,从刀口处补充未填满的部位。将多余的竹扦折断(竹扦不能长于体长),另取一竹扦(长于尾1/3~1/4),用刀削成尾椎的粗细,蘸上防腐剂穿入尾部直至尾端。此竹扦长出的部分压入假体腹侧,再在刀口处填以少量棉絮,用针线将刀口缝合。  姿势标本:用稻草、棕、麻等物制成假体,并用细麻绳缠绕。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的假体内芯可分别制作。在各部的内芯中都穿有铅丝,铅丝穿入后留出多余的两头以便将各部相联。也可制成整个的假体使其增加整体稳定性,但穿装时较困难。若用动物的头骨填装头部,则需用油灰或石膏填充头骨外表面的肌肉处,尤其要在鼻部充分填实(因鼻部骨骼有软骨,标本干后要萎缩),并从鼻胛骨处穿入铅丝至枕孔穿出。将头部皮肤按原样翻回,装入躯干部假体,装入四肢假体(肢体端的铅丝从掌心穿出)和尾部内芯,并通过假体每处铅丝头将各部分相联,不饱满处可从刀口、口部等处继续填棉絮等材料。最后缝合刀口、装入义眼、缝合口部。  整形 假体标本制成后可将其前后足、尾部等用线固定于厚纸板上,用手捏出体形,两前足要短,平行于胸下,两后足掌心朝下(或朝上)紧挨尾部平行摆好。整理眼周和耳廓,用棕刷或梳整理体毛。动物头骨经煮沸去除肉、脑、眼球,摘下下颌关节,将头骨用线系牢拴在右后足上,标签系于左后足上。  姿势标本需将其固定在合板上,根据动物生活时的体态调整姿势,用刷成梳整顺体毛。标本干后,需在鼻端等裸露处涂上相应颜色。  鸟、兽剥制标本制作方法很多,要根据动物的情况和个人的习惯手法采取适当的方法。关于大型鸟、兽标本特别要考虑整体牢固性,因此在制作假体和穿装时方法有较大区别,但其原理是一样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