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80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农业物联网大棚环境监控系统功能及应用案例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农业物联网,即在信立智能大棚环境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XL61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无线光传感器、无线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系统功能
1

实时监测功能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棚外温度与风速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服务服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远程控制功能针对条件较好的大棚,安装有电动卷帘,排风机,电动灌溉系统等机电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农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控制温室内的水阀、排风机、卷帘机的开关;也可设定好控制逻辑,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卷帘机、水阀、风机等大棚机电设备。

3

查询功能农户使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后,可以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历史温湿度曲线、历史机电设备操作记录、历史照片等信息; 登录系统后,还可以查询当地的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通告等,实现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

4

警告功能警告功能需预先设定适合条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设定值可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修改。 当某个数据超出限值时,系统立即将警告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农户,提示农户及时采取措施。

应用案例
1

江苏省以养殖大闸蟹的养殖户,养殖水域超5万亩。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蟹农们普遍反映,由于人手不足,蟹苗的存活率和螃蟹养殖的质量受到影响。使用物联网监控系统后,远程增氧、智能投喂、预警资讯,在蟹农们的眼里,以往繁琐劳累的工作,如今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都可以实现,不仅管理更轻松,收益也更高了。蟹农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登录"水产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就可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一旦发现某区域溶氧指标预警,只需点击"开启增氧器",就可实现远程操控。

2

在北京大兴农业示范区,处处都体验到物联网"感知"精准农业技术。采育镇鲜切花生产基地中控室,温室环境监控大屏挂在墙上。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一目了然。实时监控的环境指标可以自动报警,绿色表示正常,红色即为报警。温室环境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室内传感器"捕捉"各项数据,经数据采集控制器汇总、中控室电脑分析处理,结果即时显示在屏幕上。管理人员通过另一项技术--视频语音监控系统随时指挥。像鲜花基地这样,示范推广精准农业技术,智能温室娃娃、室外气象自动监测、负水头精准灌溉、液肥精准施用、静电精准喷药……16项信息化专利技术,实时定量监控农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调节水肥药的投入,帮助农民实现更高层次的精耕细作。

3

为提高种植效率,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其所建设的蔬菜大棚中全部安装农业物联网监测设备,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大棚蔬菜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环境,根据产生的智能监测信息对蔬菜进行精确管理,通过无线传感器对温室环境进行自动和手动调节,温度高了自动开启风机等设备进行降温,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对灌溉自动控制,达到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施肥的时候施肥,完全实现自动化,促进有机高效农业发展。现在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笔记本或者电脑的页面停留在几片蔬菜叶子上,用鼠标一点点拉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叶片上趴着几只小蚜虫。通过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发现了"敌情",可以立即给棚里的农户提了个醒,早点做防护措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