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2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之昏迷诊断体格检查步骤

造成昏迷的病因往往不是立刻就清楚的,诊断有赖于采取有序的步骤。首先要保障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检查血压与脉搏,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脏输出是否充足的情况下有序地进行,这里介绍下体格检查的步骤。
方法/步骤
1

体温: 高热见于重症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脑部病损侵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出现高热,多见于脑出血;夏季患者高热至41℃或以上,在高温环境下出现者须考虑中暑。体温过低可见于各种代谢性或中毒性昏迷,也见于休克、粘液性水肿与冻伤等。

2

脉搏: 脉率显著减慢至每分钟40次以下,须考虑房室传导阻滞;心搏减慢合并潮式呼吸、血压增高则提示颅内压增高。脉(心)搏消失则是心跳骤停的表现。脉搏增快见于急性全身感染、颠茄类和吩噻嗪类等药物中毒、休克、心脏异位节律等。

3

呼吸: 明显减慢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等药物中毒所致的呼吸中枢抑制。脑出血时呼吸深而粗,出现鼾声。代谢性酸中毒时(如糖尿病与尿毒症昏迷)常出现Kussmaul大呼吸, 呼吸深大而规律,频率正常。呼气带氨臭味见于尿毒症;呼气带烂苹果香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酒精中毒时呼气带浓酒气味。有机磷中毒时呼气带大蒜气味。出现肝臭者提示为肝性脑病。周期性Cheyne-Stokes呼吸见于双侧大脑半球疾病或间脑病变,不规则的呼吸型式(延长的或共济失调性吸气)则见于桥脑下部或延髓上部的病变。过度换气通常反映代谢性或肺部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肺心病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时可出现换气不足,但有时候也反映桥脑上部或中脑的损害。

4

血压: 严重高血压常见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麻醉剂与安眠药中毒、内出血、心肌梗死、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时血压降低。

5

皮肤: 面色苍白见于休克、尿毒症昏迷;面色潮红见于酒精、颠茄类中毒、中暑、肺性脑病,脑出血等;皮肤黏膜黄疸可见于重症肝病、脑型疟疾、败血症等。皮肤呈樱桃红色须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皮肤有出血点须注意败血症、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等。皮肤有色素沉着可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6

脑膜刺激征: 首先表现为颈项强直,将头部作前后屈曲时出现抵抗感,左右旋转时则无抵抗感。深昏迷时脑膜刺激征可不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时须经24~48小时颈强直才明显,此时脑脊液检查呈血性,有诊断价值。

7

眼底: 颅脑损伤或颅内出血后12~24小时内可出现视乳头水肿。若视乳头水肿非常严重,常提示慢性颅内高压,由颅内占位性变所引起。玻璃体下出血可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8

眼球运动: 脑干病变可出现各种眼肌与眼睑瘫痪。眼脑反射检查(头旋转时的眼反射运动和冰水刺激内耳的前庭眼反射运动)有助于脑部病变的定位诊断。在下丘脑疾病,在半球受到抑制的病例中,外耳道灌注冷水引起的前庭眼球反应显示出可向双侧的强直性同向性偏斜,哪一侧外耳道接受冷水灌注,双眼球就向该侧同向偏斜。脑干受损时前庭眼球反应消失或出现非同向的眼球偏斜;在心因性反应丧失病例中只见轻微眼球震颤或随机的不规则眼球活动。

9

瘫痪: 观察肢体的位置,对疼痛的刺激反应,肌张力、腱反射的改变和病理反射的出现,可确定瘫痪的存在。在半球病变中,偏瘫的肢体对疼痛刺激不起运动反应。去大脑强直(颈项与背脊后仰,四肢伸直,牙关咬紧)见于间脑-中脑功能障碍;桥脑延髓脑干障碍则引起四肢松弛性瘫痪。对称的运动障碍,往往包括扑翼样震颤或多灶性肌阵挛在内,见于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缺氧,以及药物中毒引起的弥漫性神经元异常,或Creutzfeldt-Jakob病。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