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14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浅谈宋钧窑瓷器特征和鉴定要点

钧窑(钧窑系)在今河南禹县八卦洞与钧台一带,金代属钧州。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1、宋代产品:  A、 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胎质坚硬。  B、 釉为乳浊釉,釉色有天蓝、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等品种。器物上单独的紫斑几乎不见,绝大部分都是青蓝釉和红釉互相融合的玫瑰紫色。  C、 圆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线,是宋钧的特征之一。  D、器外底普通刷一层芝麻酱色釉,亦为宋钧特征之一。E、 器物多为盆、盘、碗、瓶等日常用品,也烧制奁、洗、尊等陈设慈。盆、洗及尊等宫廷用器的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2、金代钧瓷突出的器形有龙首八角把杯、胆瓶及折沿盘等,无“蚯蚓走泥纹”及外底刷芝麻酱色釉特征,器身与器底釉色相同,器物上的紫色大多为单独的紫斑。  3、元代钧瓷胎体厚实,器型高大,釉面有针孔,堆花装饰多见。  4、明、清仿钧釉有宜兴窑(宜钧)、石湾窑(广钧)、景德镇窑(炉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