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80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如何组织探究式教学

现在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采取填鸭式教学,而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探究,实验,讨论,辩论等形式,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学生是愿意理解和接受的,但是这样的教学理念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小编以自己某一堂课的实例来说明一下怎样组织探究式教学。
方法/步骤
1

教师要充分备课。在探究式教学中,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因为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备教材和教法,通过讲述和练习或者演示的方法将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在探究式教学中出来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学生是不同的,在课堂探究中遇到的问题也会是不同的,这些教师都要提前想到,以免出现意外情况,而且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会引导和处理,否则有可能出现正常的探究活动被打乱的现象。

3

安全事项。在学生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一些问题,生命大于天,在学生进行探究之前就要将探究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想到,尤其是电学类实验和某些化学实验,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

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动手进行探究的时候教师要说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探究顺序,不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仪器的组装和功能等,都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探究活动课的课堂效率,收到比较好的探究结果。

5

教师巡回指导。在探究活动中,由于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学生基础不同等因素,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操作,不知道怎样组装和使用实验器材,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指导和点播,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和进步。

6

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药将结果或现象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当然记录的结果要科学,不仅包括数值,还应该包括相应的单位,在现象记录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毫无根据的乱写。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的记录来分析总结得出实验探究活动的科学结论。

7

器材的整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将实验结果记录之后,探究得到实验结论,在这个时候实验探究活动基本结束了,结束之后的实验器材的整理和归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这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8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们采取让学生探究式学生,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过程得出真实可靠的结果,而不是将已知的结论直接嫁接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非常重要,不要让学生照本宣科,更不要学生得出与探究活动完全不实的结论,这或许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