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13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如何慢养一个孩子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就连养孩子也是如此。父母拼命催着孩子跑,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经常看到新闻报道学生跳级。父母看到着急了,我家孩子要是可以这样就好了,这样真的好吗?我们都学过揠苗助长的故事,如何慢养一个孩子才是家长们应该思考的事情。
工具/原料
1

婴幼儿成长规律表

2

耐心

方法/步骤
1

根据婴幼儿成长规律养万物都有其规律,小孩的成长也是。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如果你让太小的孩子学画画,告诉宝宝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反而会扼杀宝宝的想象力。因为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 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但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

2

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那句经典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商家的套路罢了,没必要在孩子还没准备好之前就急着把孩子送进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这样不但没有真的挖掘出孩子的潜力,反而让孩子厌恶起这些东西。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宝宝兴趣,根据宝宝的生长规律采取合适的培养方式。而不是揠苗助长,坏了孩子。丁俊晖的台球天赋就是其父亲在一次和朋友打台球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超前教育是被禁止的。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立法,德国基本法里明文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3

逐渐加速德国的教育就是典型的逐渐加速:幼儿园是爬,只学简单的道德伦理,人际交往,孩子玩得开心就好;小学是走,只学简单的知识(对比中国小学);中学是慢跑。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学生压力不太。大学是快跑。这时才有竞争,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慢养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更稳,做事细致认真。这也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原因。因为德国讲究工匠精神,做事求好不求快。但现在很多人刚好相反,做事追求速度,忽略质量,很难出精品。人也是如此。 中国孩子在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学习十分紧张,压力大,很多新闻报出孩子不堪重负自杀的。到了大学,原本被大山压住的孩子终于被放出来了。他们开始迷惘,自己要干什么?因为在大学以前都是别人教他怎么做,但没有让他自己思考为什么这么做。现在没人这么教他了,所以不知道怎么做了。

4

把握关键点很多父母不敢放慢孩子的教育,因为身边的人都是加速前进。那么各位问问自己,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快餐式的人,还是想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关键是要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再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注意事项
1

不要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孩子

2

养孩子不能急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