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90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该如何教育孩子应对突发的危险状况?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你和孩子面前有两块糖,一块精美,一块普通,让孩子分,他会怎样分呢?反正我儿子每次都是:好的给自己,一般的分给我!我当然有些遗憾——这孩子看来离孔融的品德水准差远了!不过偶尔我还是会为获得“好吃的糖”努力一下,跟儿子说“妈妈也很想吃那块糖哦”,有时儿子会想一下,然后允许我咬一口,即使被他拒绝了,我也会很开心地吃面前这块一般的糖,看着我吃得很香的样子,儿子有时会要求跟我换着吃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立即大为光火:“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不知道好东西要让给别人吃吗?”让孩子爱自己,就是首先得让他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管这种意愿是“自私自利”的还是“慷慨大方”的,我们都要坦然接受,然后如果你觉得不合适,再去适当转化,但也别要求太高,对孩子来说一块好吃的糖也许比大人们的一个出国名额都来得重要。千万不要考验孩子,因为当这种仪式性的考验不在的时候,他承受的压力和矛盾,比你一开始就让他知道结果要大得多。 让孩子爱自己,就要允许孩子表现出真实的“自私自利”。孩子爱自己才能做到自我保护,真正理解生命第一,财产第二,理解为何有了危险自己应该先跑。中国父母从来都是最爱孩子的一群,也是最矛盾的一群人。最容易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向来指引孩子,以为成功或者物质上的出人头地也是孩子最看重的,但父母无权包办孩子的未来生活方式。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不是不勇敢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非常喜欢教育孩子勇敢,大无畏的精神。每个父母都希望能有一个勇敢的孩子,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常常鼓励勇敢,鄙视孩子的胆小畏缩。但真正的勇敢从来都是理性的,不是简单的胆大而已。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孩子们表现出的很多胆小行为大多都是由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父母需要对孩子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行为给予赞赏和强化,更应该主动去划定勇敢的界限,避免孩子为了勇敢而表现出莽撞冲动的行为伤害自己。具体到某件突发的危险事件,任何时候都必须告诉孩子,遇到危险他应该先跑。因为孩子毕竟只是是孩子,他本来弱小,完全不需要保护任何人,他需要做的只是保护自己。退一万步来说,孩子遇到危险自己先跑,有机会去找到专业的人来求助其他人,能够帮助其他人的机会更多,这才是真正的勇敢。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不是淘气 中国家长经常抱怨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太淘气了。孩子的淘气往往表现为不听话,加上破坏性强。新买的家具马上被划伤了,玻璃窗被淘气的孩子砸烂了。遇到这种时候,多数家长的反应都是生气的暴跳如雷,甚至是大打出手了。其实孩子的淘气造成的破坏性,基本上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想破坏,很多时候是想要探索,想要了解世界。70%的少年大学生在小学时期都很淘气,而一些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如海涅、爱迪生小时候都是“淘气包”。家长对待淘气造成的破坏反应过激,不仅压抑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也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物品是不能被无故或故意破坏的。对于幼小的孩子,无法明白故意和非故意的破坏,他们只会认识到,如果东西被故意破坏了,他们会受到惩罚,这个惩罚可能是责骂,更严重甚至要被暴力了。 对于小孩子,理解物质对自身的意义,首先需要明白的是,物品是给人使用的。所以物品没有人重要,但人需要使用物品而破坏物品时,他是没有错的。如果他不小心破坏了物品,他也是没有错的,即使是故意的破坏,如果他能解释自己破坏物品的原因,他应该做的就是知道下次不可以。进一步说,孩子需要明白,当遇到危险时,孩子自身是最重要的,他可以随意的破坏身边的物品,如果它们阻碍了孩子逃跑的路线。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