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70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如何提高养殖青虾产量

(一) 改造池塘条件。  池塘的面积、形状及深度:面积一般为3~5亩,长方形为宜,池深要求在1.2米左右,过浅昼夜温差变化大,过深水体垂直溶氧量相差大,不利于青虾的生长。  池塘清整:清除过多的淤泥,底泥量保持在10cm左右,池塘坡度按1:2.5~3修整,以便于晚上青虾觅食。如果是老塘,最好带水清塘,杀灭黄鳝、泥鳅等敌害。  移植水生植物:如果养殖池塘没有水草,可移植水花生、苦草等水生植物,其移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左右,移植位置一般离池埂2米,成长条形,既可净化水质,又可避敌害,还可提供青饲料。(二) 调节水质,增加溶氧。   适时施肥:把握水质既“肥”又“活”是关键,具体是“肥两头,清中间”。“肥两头”是指虾苗至幼虾阶段和晚秋季节,“清中间”是指8~9月份高温阶段,要求水质清爽,防止缺氧。施肥可用复合型肥料,亩用量为5~10公斤。  适时注水:一般两头少加,中间多加,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溶氧、营养盐及微量元素,增强青虾的食欲,冲淡代谢毒物的浓度,防止池水老化,在加注水时,要进行过滤,以防敌害随水流入池塘内。  适时调节pH值:每月一般泼洒生石灰二次,保持池水pH值在7~8之间,以利于脱壳生长。(三) 改进放养模式,调整放养密度。  改进放养模式:由于青虾繁殖容易,养殖户多数以放养抱卵虾为主,自繁、自育、自养,这种养殖方式属粗放养殖,虽然方便实用,但难以控制密度,易产生几代同池现象,上市规格不齐,产量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必须改粗养为精养,改放抱卵虾为放虾苗,改养一茬为两茬等技术措施。  调整放养密度:青虾投放密度过大,不仅造成饲料不足时青虾互相残杀,而且产量低,商品规格小;投放密度过小,水体利用率低,去年笔者在养殖中做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亩放6万尾,亩均单产40.6公斤,商品率达52.4%;亩放4.5万尾,亩均单产50.5公斤,商品率达76.1%。由此可见,亩放4~5万尾虾苗为宜。(四) 调整饲料结构,科学喂养。青虾为杂食性动物,一年中养殖两茬青虾就有两个摄食高峰期,即4~5月份和8~10月份,6~7月份为青虾繁殖育苗期,摄食下降。掌握这些特点,便于进行科学喂养。  选择颗粒饲料:目前多种商品饲料都可以用来饲养青虾,但青虾对各种商品饲料的喜食程度和利用率都有所不同。比较喜欢的动物饲料有螺蛳、鱼粉、鱼糜等,植物饲料有豆饼、米糠、麸皮等。而大多数养殖户采用菜饼、米糠等混合糊状饵料投喂,利用率低,易恶化水质,因此,精养青虾最好用颗粒饲料,且动物饲料在30%以上为宜。  合理投喂:青虾喜欢在夜间沿池边觅食,一般日投一次,如投喂两次,早晨投喂占30%,傍晚投喂占70%。  (五) 适时除杂。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的野杂鱼,如不清除,既与青虾争食,又耗水体溶氧,所以要及时清除。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