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81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气血不足怎么办?补气血的食疗方

有不少人知道火代表人体阴阳中的“阳”,但鲜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人体气血中的“气”,从某种角度来说有救命作用。所以血虚的人在补血的同时别忘记补气,否则由于人体火力的不足,身体里面的血只会变成死血,无法被人体所利用。尤其是一些体弱的老年人最容易气虚,同时若有血虚的话,只要一发病就极其的危险,所以平时就需要多用补气养血的食疗方,让自己摆脱气血不足。
补气养血的食疗方
1

第一个补气养血的食疗方为黄芪阿胶粥,从其名字中便可知该粥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因为黄芪能补气,阿胶更是补血之佳品。制作方法也极为简单,只需取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然后将黄芪水煎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把阿胶烊化后兑入粥中。每天喝1次,记得要温服。

2

第二个食疗方是黄芪川芎兔肉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三重功效,该方中的川芎是活血行气的常用药,其活血祛瘀的作用极其广泛。不过,此食疗方的做法比上一个稍微复杂一些,食材为兔肉250克,黄芪60克,川芎10克,生姜4片,兔肉切块,用开水汆去血水,然后与黄芪、川芎、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每日1剂,随量饮汤食肉即可。

方法/步骤2
1

“气”这一重要性早被中医七大派“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之一的唐宗海论说过,他曾在《血证论》中记载有:“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气先脱,虽安必死。”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血为气的载体,而使血得以推动的是气,同时人的生命也完全依赖于气,倘若一个人只是失血但气还在的话,虽然危险但可使生命延长,因为有一丝气不绝,便能慢慢地生血。

2

若一个人血并未受损但无气的话,虽然看似安全,却最终必死无疑。在我从医的生涯中,听过不少关于血并未受损但无气而死的例子。如有一位老人因胃部肿块被送往医院时,医生将他的肿块取出后,并顺利地将病人的伤口缝上,当时家人认为老人已脱离危险。然而,老人却依然昏迷不醒,后来主治医生发现老人缝合后的伤口处出现干枯、变焦的现象。此时,主治医生从中医角度判断老人体内没有火力,虽尽力救治却已无力回天。

3

由此看来,如唐宗海所说的一样,“气”的确可以决定人的生命。可是,人体的“火”究竟是怎样影响体内气血的呢?在中医看来,血是要靠气的推动才能正常地运行,所以不管一个人的血液指标有多合格,但只要没有气,血即为死血,不能被人体所利用,人也就因此会没有生机。这个作用重大的气,实质上就是人体的“火”,也是每个生命必备的能量。人活着必须有“火”这种能量作保证,各个器官组织才能够得以正常运转。

注意事项
1

在中医治疗血虚病人时开的补血药中,肯定不只有一些大枣、桂圆之类的一些纯粹的补血药物,因为仅靠单纯的补血药物只能使病人的血细胞达标,却不能改变其血虚状况。

2

方中还有补气的药,其原因是人没力气的话,造血功能是行不通的,这就好比米再多而火力小,饭终究是煮不熟的。例如,人参养荣丸、归脾汤等,这两个方子均讲究气血同补,人参养荣丸、归脾汤中除了有补血作用极好的当归外,更有补气作用的黄芪。通过这些方药,足以说明有气最终才有血的道理。平时可以用桑椹子桂元等组方为椹元茶这种中医组方茶代茶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