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48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如何探索宝宝的心理世界【原创】

文、图/圆融一笑 今天早晨,麦子赖床不起来,一抱起来就哭。她睁着眼睛,躲在被子里,抱着她奶奶不想起来。麦子爷爷有泡了奶粉,她抢过去喝了,继续赖床。每天早晨一睁眼就爬起来的小人儿,这是肿么了?!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宝宝在语言能力成熟以前,就像一个哑巴一样。她可能懂大人的意思,大人却未必能够理解她的意愿。就比如麦子叫妈妈,就是要喝水了;往你身上扑,就是要睡觉了......这些都是麦子爷爷和麦子奶奶告诉我的。身为父亲,虽然天天下班后有和女儿一起玩,但是其实我不懂她的心:)为什么不能准确、深刻地体会女儿的心意呢?到底该如何去探究宝宝的心理世界? 麦子快1岁1个月了,语言能力仍然停留在说两个字的阶段。这也就是说,麦子仍然无法准确表达她的想法。因此,在女儿的这个关键的成长时期,作为父母,必须学会去探究她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引导宝宝在心性方面的成长,让她的智力更好地发展。、宝宝哭笑暗示着什么麦子刚过一百天的时候,不仅身高体重都有增长(60厘米,7公斤左右),让人很无奈的是亲爱的麦子脾气也见长。她要拉尿了就哼哼,大人抱起来给她把尿,她却声嘶力竭地哭,怎么哄都不好。晚上快要睡觉的时候也哭,也是那种面红耳赤,声嘶力竭的哭。睡觉的时候,要是把她吵醒了她也哭。喂母乳以外的任何东西给她吃,她也哭。麦子哭起来那个响亮啊,离得近的话还真有点振聋发聩的感觉。大家都说婴儿纯阳之体,中气足,看来有一定道理。麦子哭起来以后,抱着她摇,给她唱歌,轻轻拍打她都没用,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让麦子妈给她喂母乳。所以偶尔麦子妈不在家,她哭起来,我们就束手无策。朋友说哭就是宝宝的语言,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懂麦子的语言。“抓握玩具顶到我了。”“我不想一个呆着。”“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人我害怕。”“我要拉屎了。”“我身体不舒服。”“你们吵到我了。”“房子里面太暗了。”“我想洗澡了。”“尿不湿很不舒服。”我猜测麦子可能想说这些话。可是,如何确定她到底是要说哪一句呢?排除法可以用,但是不可能常用,太麻烦。比如衣服太久没换,被褥不平整,裤子不柔软所引起的啼哭就很难猜准,只能长期积累,总结经验。怎么办呢?我和麦子妈妈对宝宝的日常行为做了一个简单的记录,过一段时间就粗略地统计分析一下,渐渐地就能区别麦子的不同需求了。在哭闹方面,不同宝宝之间也会有很大区别,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细心辨别自己宝宝的哭声,学会从中了解宝宝的确切需要。当然,如果能够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并学以致用,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宝宝拳头上的蜜和宝宝脚趾上的心理符号麦子一直爱咬拳头、手指和脚趾。她咬的时候,你帮她拿出来,她就会哭得很凶。一位叔叔说“小孩手上有蜜,爱咬很正常”。我们家麦子的小手不知道怎么了,老有一股类似于汗臭的味道。我总担心她咬拳头要脚趾很不卫生。买了一个安抚奶嘴,麦子却不喜欢咬。后来麦子开始咬她妈妈的乳头。我们才想到她是不是要长牙了。她可能为了止痒就要咬手脚或别的东西,而且每次咬都好像特用劲似的,咬牙切齿的样子。新生儿刚刚来到大千世界,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新奇的。这个世界给她的任何刺激,她都会以其特有的行为来回应。这些行为反应是基因里带来的,是一种本能,叫做“无条件反射”。比如小鸭子一出壳就会走,就可以算是一种“无条件反射”。这方面,爸爸妈妈有必要补充一下自己的知识。比如巴宾斯基反射我就是看书之后才知道的。宝宝吃手吃脚其实是一种探索行为。从心理学上来说,对稳定婴儿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作用。大人有时候不舒服了,也喜欢咬东西。宝宝牙痒了,饿了,寂寞了,通过吃手吃脚,很快就能安稳下来。麦子大一点之后,就不怎么吃手吃脚了。可能是她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个人总结经验:吃手吃脚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现象。家长应当理解宝宝发育中的特点,顺其自然,不打扰她,培养她的自信心,让她有一个正常的心理发育过程。不过,准备一些围嘴,及时擦干宝宝的口水是家长应该注意的。否则,就有可能得口水疹。探索宝宝心理世界的钥匙是真诚宝宝将以何种行为来表达她的心理,这是不确定的。一年多的育儿经验告诉我:不要试图以死板、固定的方式去对待宝宝。这么小的宝宝,每天都有很大的变化,做父母的唯有每天贴近她,和她交流,每一天都增进对宝宝的理解,从而随时调整自己育儿过程中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法无定法”。爸爸妈妈真诚地把孩子当做一个会思考的朋友来对待,抚摸她的脸,拥抱她,咬着耳根跟她说悄悄话,让宝宝把小手贴到自己脸上。每天这样亲近和沟通,久而久之,亲子间就会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1岁以后,麦子就会一边用手指,一边发声来表达她的意愿了。宝宝的心理世界是纯洁的,同时也是充满着朝气的,作为爸爸,在了解女儿心理的道路上,我还有很多要去摸索,要去学习。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