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5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为什么两汉三国时有很多都乡侯 都亭侯 什么是都亭侯 都乡侯

因为汉代制度为郡国并行制,一郡统辖数个县,西汉封侯多都是县侯,即封号为县名+侯(简称县侯),但是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因之前大量封侯,分封的土地不够,县侯逐渐变少,封侯多封乡侯及亭侯。切乡侯及亭侯常为虚领,没有名符其实的封地实领,故封侯多为封乡侯,亭侯。汉代县侯乡侯亭侯介绍: 1、县侯:此侯爵所领范围,虽为县级,但因改县为“国”,不复称县,是以省略“县”字,以汉初双相魏其侯及武安侯来说:魏其侯之领地原为琅玡郡的魏其县,但因封侯的关系,魏其县改为魏其国,窦婴不称魏其县侯;武安侯之领地原为魏郡之武安县,亦以封侯之关系,武安县改为武安国,田蚡不称武安县侯。另外卫青受封长平侯,建国纪元,不再复称长平县,而是长平国,虽名为国,其实县也(长平即白起坑杀赵卒之地),卫青不称长平县侯。2、乡侯:此侯爵所领范围,降至乡级,动辄称之“某某乡侯”,虽然前面某某地名常为县名。3、亭侯 :此侯爵所领范围,降至亭级,动辄称之“某某亭侯”,虽然前面某某地名常为县名或都亭之名称。但是前述比较食邑,并非官制高低。就政态处芬治权利来说,爵名县侯、乡侯及亭侯都是列侯,以秦汉二十等爵来说,县侯、乡侯及亭侯都是最高级的第二十等爵,其爵等相同。扩展资料:县乡亭侯之分:关羽之汉寿亭侯,在曹操战袁绍所封,对应的本地地名至今失考,但有两县可参考:即荆州武陵郡的汉寿县,还有刘备收川时“改葭萌为汉寿”,此为广汉郡的汉寿县。当曹操未取刘表时,关羽的亭侯极可能为虚领,等到刘备入荆收川后,两地皆有汉寿,也许关羽可因此而食县,从亭侯摇身变成县侯,这也是有一派的人认为关羽的爵位应句读为“汉寿亭.侯”,即把关羽当县侯。若再把张飞的宜城亭侯列入,关羽及张飞只封亭侯,这不代表两人被刘备轻视不用,盖此时刘备草创,地狭区少,领土有限,故不多封。后来张飞被封爵西乡侯,孔明受爵武乡侯,按历来考订,琅玡郡有武乡县(《汉书.地理志》:“琅玡郡。武乡侯国。”),汉中郡有西乡县(《晋书.地理志》及《华阳国志.汉中志》皆耍争以汉中郡辖有西乡县,又《旧唐书.地理志》:“本汉成固县地,蜀立西乡县。”)后者张飞之西乡立县,有如关羽之汉寿立县,都是因人设地。回头看孔明,若孔明不能食县琅琅郡武乡县,此侯必为遥领;此与刘备取汉中前,张飞未达汉中郡西乡县,亦为遥领——两者相同。参考资料来源: 县侯参考资料来源: 乡侯 参考资料来源: 亭侯参考资料来源沃态:百度学术 东汉乡、亭侯制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