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10今日阅读:91今日分享:37

宝宝辅食中的调味品如何掌握?

油、盐、酱、醋、糖等厨房里的各式调味品,是让各种食材顺利转换成“色、香、味”俱全的可口美食、满足我们味蕾要求的必备品。但在宝宝开始尝试各种辅食后,我们能不能用它们为宝宝带来新的味蕾惊喜呢?哪些调味品适合放在宝宝的辅食里?又该放多少呢? 半岁前后是孩子味觉发育的敏感时期,要让孩子去品尝食物本来的味道。一岁以后可以适当加作料。如果调味品使用得当,可以让宝宝的辅食更加美味可口,但是在给宝宝添加各种调味品时,最好先从少量开始,通常的原则是:    ●4~6个月时,辅食最好保持食物的原本味道。    ●6~8个月时,就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淡淡的调味品。    ●1岁以后,可以吃的食物和调味品就越来越多了,但是不管是什么调味品,都要尽量少使用一些。要与大人用的食物相区别,做成味道淡一点的。 下面我们推荐的部分调味品的使用原则,可以作为给宝宝添加的参考,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饮食特点和宝宝的喜好,做适当调整。
宝宝辅食中的调味品如何掌握?
1

盐 6个月以前——不要吃    6个月以内宝宝的辅食里没必要添加盐。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钠的使用量是200毫克,完全换算成食盐才0.5克。因为这时的宝宝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加上自身代谢的储存,可以获得生长所需足够的钠。这时,宝宝的消化系统、肾脏功能都不是很成熟,对钠的代谢能力也很低,如果额外加盐,使其摄取过多的钠,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6~9个月——开始尝试      这时宝宝的肾脏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发育,烂面条、烂饭、软饭变成主食后,可以加入微量的盐。每天的辅食里有1~2顿稍稍加点盐就可以了,一般每天控制在1~2克左右。 1岁以后——可以适量吃        当孩子长到1岁左右,可以适当地添盐了,但添加的总量还不能和成人相比。随着孩子不断生长,使用量可以渐渐增加。据了解,中国居民尤其是北方人的盐分摄入总体来说是偏多的,这往往对孩子也会产生影响。高盐饮食会加重孩子肾脏代谢的负担,对孩子的肾功能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源头”控制很重要,爸妈们别急着给孩子吃太多盐。

2

食用油 6个月以前——不用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有关婴幼儿膳食营养的要求,半岁以内的婴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孩子通过纯母乳或配方奶粉摄取的脂肪足够用,半岁以内的宝宝就不用额外加“油”了。 6个月以后——开始尝试       6个月之后,孩子开始添加辅食,从添加一些烂饭、烂面条、米粉等辅食开始,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加“油”了。但是,这个油也是有所选择的,麻油、橄榄油等植物油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麻油不仅能提供热能,其含有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是大脑发育所需要的,麻油特殊的香味有益刺激食欲,还有润便作用。一般每餐加上一两滴即可。   但是动物油最好不要给宝宝食用,不利于宝宝消化,还可能引起消化性腹泻。

3

酱醋 9个月以前——不吃 小孩子半岁前后是味觉发育的敏感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接受较为丰富的食物品种,感受不同食物的滋味,尤其应注意要让孩子去品尝食物本来的味道。这样有利于他建立起对食物的正确感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9个月后——开始尝试 宝宝9个月以后,可以在他的辅食里加一点酱油,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对孩子的饮食起到积极的调剂作用。但要注意控制量,每次1~2滴即可。因为酱油是以大豆为原料,所以第一次给宝宝吃的时候,要多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情况。

4

糖 给宝宝添加糖最好从宝宝5个月后再开始,而且给宝宝添加糖,1/4勺的量已经是上限了。同时要注意让宝宝养成少吃糖的习惯,过量的糖除了对宝宝的牙齿发育不利、致使宝宝长胖,还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虽然味觉是天生的,但是它偏爱甜味,这可能受妈妈乳汁的影响,如果辅食里糖的成分多,慢慢地,味觉就会只对甜味敏感,而忽略其他的味道,于是偏食、挑食的现象就随之出现,所以建议家长只在需要添加一点味道时才使用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