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17今日阅读:186今日分享:38

多动症的症状表现及危害都有哪些

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动症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俗称。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上课易分心 ;做事粗心、拖拉; 心不在焉,易半途而废 ;经常丢三落四,上课小动作多;话多,插嘴,过度喧闹等症状。其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给学校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恶劣的社会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绝望,的确,多动症孩子给家庭造成了无数的问题和麻烦,是典型的“麻烦制造者”。如果家长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学会一些合理的应对策略,那么等待家长的就是被孩子们逼疯。那么,你了解多动症有多少呢?
父母错误的做法
1

家庭内部关系紧张,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一犯错误就遭到家长的责骂或者殴打,或者在学校受到老师的体罚,同学的孤立等等,都会使孩子受到很大的精神创伤,导致儿童多动症等行为问题的发生。

2

过度的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会将其培养成任性、骄横、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大吵大闹,直到满意为止。

3

家长过度的苛求,简单粗暴的对待,则会造成孩子长期过分的心理紧张,情感压抑,最后发生破裂,出现行为紊乱,导致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行为问题的出现。

面对多动症该怎么办
1

如何确诊多动症?当您感觉孩子在需要安静、做作业的时候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等表现时,应多和老师沟通,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你肯定孩子有多动症的表现,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心理科,或神经科进一步诊治。医生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与熟悉儿童的家长进行访谈,由家长填写诊断量表以及对儿童进行智力和注意力测试来完成诊断,必要时需要检查脑电图,脑CT或磁共振,血铅等。

2

多动症为什么要早治疗?因为多动症儿童总是处于家长、老师、同学的“批评和指责---自卑和逆反----更多的批评和指责”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久之便会出现对立违抗,抑郁,焦虑,品行障碍等共患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如果多动症儿童早期得到及时治疗,会进入一个“表扬----积极心态---更多表扬”的良性循环中。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多动症儿童的更快恢复。那么多动症患儿该怎么寻求治疗呢?在此告诫家长朋友们,如果自家的孩子确实患有多动症,请不要盲目给孩子用药,就目前来说,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全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并且效果甚微,达不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可靠、有效的治疗多动症、抽动症的方法当首推“整合平衡疗法”,它是以调节人体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的“爱儿专注贴”为核心,辅以“感统训练、注意力训练、心理疏导、推拿按摩、营养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在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并要长期坚持采取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帮助孩子早日摆脱多动症的困扰。

3

非药物治疗有哪些?心理治疗:主要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情绪、亲子关系、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展开,这些方面对于ADHD儿童适应社会、建立自信是非常有益的,可作为多动症的一个常规的辅助治疗。行为治疗:对改善儿童的行为有明显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学校及家庭行为控制等方面。行为治疗是ADHD的必要治疗措施。如果单纯的药物治疗很可能随着停药效果就消失了,但如果同步配合行为学治疗就会在停药后仍然保持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他: 生物反馈治疗,CES治疗等

4

多动症一定要药物治疗吗?多动症是一种疾病,有其病理生理的改变,因此根据病情是需要酌情用药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学龄儿童上课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出现了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进行心理辅导及行为治疗效果不佳,这时候就需要给予药物进行改善治疗。

5

为什么要采取“家长---老师---医生”三轴一体的治疗模式?老师不仅能发现多动症儿童的早期征兆,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观察治疗效果,因此,治疗中一定要有老师的参与,老师正确的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积极和家长及医生沟通,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医生不仅需要治疗儿童,而且要对家长进行培训,要让家长认识多动症,了解多动症,掌握行为治疗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家的孩子,为孩子创造和谐、温暖的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交流和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

多动症病因的探讨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调整教育环境(家庭、学校)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更好地改善患儿的预后,使孩子健康成长。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