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24今日阅读:60今日分享:41

如何赢得辩论

生活中难免会有很多的辩论活动,那应该如何更好的辩论呢,以下方法可以参考一下。
方法/步骤
1

借力打力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2

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说'蜀遭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 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

3

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  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

4

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论辩中,有这样一节辩词:  正方:张勇,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就是从江苏跳槽到陕西,对方辩友还说他没有为陕西人民作出贡献,真叫人心寒啊!(掌声)  反方:请问到体工队可能是跳槽去的吗?这恰恰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动啊!(掌声)对方辨友戴着跳槽眼镜看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流动都是跳槽了。(掌声)

5

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有如下一轮交锋:  反方:…我问雷锋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精神还是等价交换精神?  正方:…对方辨友这里错误地理解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换,雷锋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雷锋精神谈不上等价了。(全场掌声)  反方:那我还要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掌声)

6

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7

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