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18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普工是潜在市场的“潮流”

2014年前四季度以来,大量记者曾多次走进沿海城市进行调查,民工荒征兆随处可见。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则是,琳琅满目的招聘广告上,最为缺乏的人员并非“技工”,而是并不需要太高技术储备的“普工”。一些大企业往往一招就是数百人甚至上千人。     所谓“招工难”,其实主要就是“普工荒”,这与近年来颇为流行的结构失衡导致“技工荒”的判断相去甚远。    “大量招收熟练绣花工、普工”、“诚聘缝纫车工若干名”、“拾棉花工”、“大量招收缝纫工,熟练工优先,不会也可以学”……在轻工企业密布的各个地方,这样的大红横幅或者醒目公告比比皆是。       对此,人保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室主任张丽宾指出,事实上,技工占整个需求的比例是很小的,“高级技工一个厂就要几个,所有的技工加起来,比例都不超过40%。最主要的还是普工荒,但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      这是一个微妙的信号:劳动力已经从结构性短缺,逐步演变成整体性短缺。在张丽宾看来,这种趋势早已出现,只是此前一度被金融危机扰乱,现在重新表现出来而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学者王美艳也持类似的看法。她对本刊记者说:“当前中国劳动力已不再是无限供给状态。尽管还不是普遍短缺,但最起码已是有限剩余。” 说以说如今普工是潜在市场的“潮流”。
工具/原料

电脑

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

诚信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