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47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周庄故事之迷楼

迷楼位于周庄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因擅长烹调,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阿金年长后,容颜亮丽,如同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求婚者纷至沓来。老父母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骄,让她守着家业,当垆劝酒,张罗顾客,与双亲共度生涯,直至28岁才出嫁。
方法/步骤
1

其时,周庄镇已是一个重要的商业集镇。贞丰桥地处水陆交通要津,附近店铺林立,市贸兴旺,德记酒店处在诗情画意的贞丰桥旁,临河贴水,桥屋相连,占尽水乡之美景。顾客中入肆,把杯临风,窗外波光桥影,舟楫摇曳穿梭,飞燕呢喃入蠡窗,鸬鹚捕鱼生妙趣……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于是,德记酒店赢得“迷楼”雅号。

2

1920年12月,柳亚子抵达周庄,邀周庄南社社员陈去病、王大觉、凌惠纕、费公直、陈蕺人、徐弘士、沈君崇、赵雨苏、朱汝钰、朱云光及从弟柳抟霄、柳率初等先后四次聚集迷楼。他们在觥筹交错之际,触景生情,诗兴勃发。柳亚子更是年少英俊,风华正茂,儒雅风流,意气风发,借着香醇的美酒,以水乡周庄的秀丽风光、迷楼阿金的美貌为题,吟诗诵词,抨击社会,鼓吹革命。

3

席间,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宣传主任、秘书长的陈去病亦胸怀报国之志,即兴和唱。王大觉、费公直、陈蕺人、徐弘士等,均谙熟诗情格律,善工文词,此记得酒兴正浓,亦先后弦诵,接踵和唱,相映成辉。以后,柳亚子与南社诸君,再集、三集、四集迷楼时,共饮同醉,相互吟唱七律诗50余首。有时磨墨伸纸,挥毫抒怀,掷笔而归,东方已白。

4

事后,柳亚子又吩咐柳率初将其诗抄录寄与南社诗文造诣很深的叶楚伧、胡石予、沈眉若、朱剑芒等40多位社友索和,搜集唱和诗篇140余首,群贤集撰,文采斐然。次年,柳率初特聘调庄擅长书法的郁树敏将百余首诗词誊清,定名《迷楼集》,交上海中华书局叙事诗圆圆曲依体步韵,洋洋洒洒78句,文词华丽,音节和谐,千秋典故,人间真禅,信手而拈,娇妍不已。诗中的“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关”,“楼不迷人人自迷,夭桃红换蘼芜绿”等句为迷楼留下相继传育的遗韵。

5

柳亚子和南社众多饱学之士,之所以迷恋迷楼,实质上是效法先贤,赋以兴寄和隐喻,设下迷恋美景、美酒和佳丽的谜面,而暗射着忠贞气节,抨击社会、忧国忧民和济国爱民的精彩谜底。当年周庄南社社友陈蕺人作《前诗出有疑语意不类者为赘此截》诗为证:元龙豪气有千秋,郁塞胸中结垒丘;写恨迷楼题句在,旁人错道是风流。

6

1993年,迷楼得以重新修葺,恢复了当年原貌,以重现“小楼轰饮夜传杯”的情景。真是:一座迷楼,一伙“南社”,一个柳亚子,一册《迷楼集》,以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历史人物、文化氛围,使之交融在一起,互为因缘,在周庄形成了一个品位高尚、内涵深奥的人文景观。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