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2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你歧视过自己的父母吗?

一次出行的路上,我巧遇了一对父母,更是亲眼见证了他们被自己孩子厌恶,我不禁唏嘘非常,我想这是何故呢?为什么会有很多子女嫌弃父母呢?人的道德感,文明的水准哪里去了呢?
工具/原料

爱心与道德

分步阅读:
1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嫌弃父母的?只要是人,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从人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呵护,那是人的本性。所以说,人对父母产生嫌弃心理时,不会是在襁褓中,也不会是在蹒跚学步时。嫌弃父母的心理,大多是在有自我行为能力之后,换言之,就是在“懂了人事”之后。因为此时的人,就开始有分辨心、攀比心;有了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或许,你是因为他们没本事;因为他们不如别人;因为他们连你都不如;因为自己不在需要他们。不管怎样,都不要忘记,自己是父母生的,是父母养大的;如果你嫌弃他们,那就是嫌弃自己。因为有种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是人的出处——人伦与血缘关系。

2

你嫌弃父母什么?天下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每个父母在孩子出生时,那都欢喜的不得了,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那在父母眼中可是谁家的孩子都不如自己的孩子完美。可是做儿女的眼中,自己的父母又是什么样的呢?有个孩子说:我恨死我妈了,我恨不得她死。问其因由,仅是母亲限制了其一些习惯。有个孩怨愤的说自己父亲没本事;有个孩子嫌弃母亲长得丑······其实孩子嫌弃自己父母的理由,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是父母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会令自己满足、骄傲。“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作为子女没资格去挑剔、褒贬自己的生身父母。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水准,我对父母所抱有的,只该是感恩和敬重。如果对父母不敬,那就偏离了做人的正道。

3

若连父母都不爱,那还能爱谁?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爱,是润养心灵的良药;爱,是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爱的起点,源于生命之初,也绝于生命的终止。所以说,人只要活着就需要爱。孩子需要父母的爱,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随后才是男欢女爱等等。若想自己一生都活在爱里,那首先就要爱父母,只有懂得怎样去爱父母的人,才能真正的明白和体会到,因为爱,所带来的一切温馨和美好。若连生身父母都不敬、不爱的人,那还会爱谁呢?谁都不爱,也是不爱自己;不尊重父母,别人也不会尊重你。这样的话,自己的一生都将是孤独的,也是寒冷的,这乃是自然规律和法则,所以这是一种必然。

4

自己的优越感不能建立在父母之上:我结识的那对父母,是一对最为朴实善良的父母,他们爱子女的心跟每个为人父母的人一样。他们没有文化,但是他们供养子女上了大学;他们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给子女的一样也不缺,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生活的很好。可是,面对这样伟大的父母千里迢迢来看自己时,刚一见面就对父母大发雷霆,这是为什么呢?我看出来了,也听出来了,那孩子嫌弃父母的到来令自己没面子,因为她就像个金凤凰,父母在她眼中就像粪土一样令她厌恶。其实,这不是个例,耳融目染中,有太多这样忘本的孩子。当我看到那对父母在我面前欲哭无泪时,我的心又酸又痛。父母是粪土,没有粪土一样的奉献精神,怎能哺育出你这样的鲜花来呢?当你花开之日,你高傲起来了,你厌弃他们了,你想杜绝粪土接近你,那你的根也就快枯竭了,因为你失去了养分。把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父母之上,那是对父母的羞辱,也是对自我的辱没。

5

永不过时的孝道:孝道,是为人的根本,它永远不会过时的。现在虽说在没了“父叫子亡子必亡”的道德标准,人与人都讲平等。可是,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真有平等吗?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平等吗?父母的默默付出,成了应当应分;子女跟父母伸手就要,也觉得理所当然。无疑,很多父母失去了做长辈的尊严,而子女也没有做小辈的恭敬之心。人伦,正在被颠覆,这是这个时代最为可悲的产物。孝行天下,自古以来就是百善孝为先,人若丢了孝道,那么一生都难以平坦,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变老的一天。如果你想不明白,就想想如果自己老了,那时,你想要子女怎样的待你呢?将来,你期望自己的子女怎样待自己,那么你现在就怎样的待父母吧!否则,上行下效,将来你的子女待你会跟你待你父母一样,说不定比你做的还过火。若是到那时才悔不当初,那就晚矣!

注意事项
1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并无针对性,请勿对号入座。

2

本文中的图片应用,部分来自网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