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84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金匮要略和三因方在三因说上的区别是怎样的

《金匮要略》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都对我国中医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两者虽然都涉及三因之说,但是却有些不同,那么,我们来简单看看他们的区别。
方法/步骤
1

三因之说,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能,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窒、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2

后来陈无择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指出:“一曰内因,为七情,发自脏腑,形于肢体;二曰外因,为六淫,起于经络,舍于脏腑;三曰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叫呼伤气,以及虎狼毒虫、金疮、压溺之类。”

3

以上《金匮要略》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二说虽然同样分为三因,意义并不一样。

4

《金匮要略》以外邪为主,认为伤于皮肤和血脉为浅,即为外因;由经络入脏腑为深,即为内因。

5

《金匮要略》是以病症的部位浅深分内外,不是从病因上分内外。三因方则以天人表里立论,以六淫侵害、病从外来者为外因;七情所伤、病从内生者为内因;而以饮食饥饱等与六淫七情无关者为不内外因。

6

从病因来说,当以三因方的分类较为明确,他在每类之后,还有论有方剂,可以采作参考资料。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