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28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清代建筑的权衡解析

古代建筑各个部位及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固定法则。千百年来,古代的建筑大师们严格遵循这些法则进行建筑实践,建造了无数形态各异、风格统一的建筑,使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工具/原料
1

热爱古建筑的心

2

恒心

3

坚持之心

方法/步骤
1

古代建筑各个部位及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固定法则。千百年来,古代的建筑大师们严格遵循这些法则进行建筑实践,建造了无数形态各异、风格统一的建筑,使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建筑上的模数制和定型化,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2

清代建筑的模数,通常采用“斗口”和“檐柱径”两种。

3

带斗拱的宫殿式建筑,是以“斗口”为基本模数的。斗口,即平身科斗拱坐斗在面宽方向的刻口。以这个刻口尺寸为1,其余各构件的尺寸都是它的倍数。

4

如 一栋建筑,斗口尺寸为8厘米(2.5寸),如檐柱径为6斗口,高为58斗口,从中可以知道,该檐柱的实际尺寸是:柱径6X8=48厘米,柱高58X8=464厘米。又如明间面阔为77斗口,则可求得明间面阔实际尺寸为77X8=616厘米。

5

为控制建筑物的体量和规模,清代官方将大式建筑用材标准划分为十一个等级。

6

即:6寸,5.5寸,5寸,…,1.5寸,1寸(以半寸为一个等差),称为十一等材,这十一等材直接反映在建筑物上,就是斗口的十一种尺寸。用材等级的大小决定着建筑物体量和各部尺寸的大小。

7

如:假定建筑物明间面阔为77斗口,柱高58斗口,柱径6斗口。当斗口为五等材(清营造尺4寸,合12.8厘米)时,该建筑物明间面阔应为9.856米,檐柱高应为7.424米,檐柱径应为0.768米。而斗口为九等材时(营造尺2寸合计64厘米)时,明间面阔为4.92米,檐柱高为3.712米,檐柱径为0.384米。

8

可见,用材等级的大小决定着建筑物各构件尺寸的大小及建筑整体尺度的大小。

9

小式无斗拱建筑,是以檐柱径为基本模数的,通常用“D”来表示,建筑物各构件尺寸均是D的倍数。如某小式建筑明间檐柱径D为7寸(22.4厘米),柱高11D,面阔13.5D,则可求得柱高为七尺七寸(246.4厘米),面阔一丈三尺五寸(302.4厘米)。又如檐椽直径为1/3D,则可求得檐椽尺寸为2.3寸(7.46厘米)。

10

小式建筑模数是由设计人员确定的,通常是在确定了开间尺寸或柱高尺寸以后,才确定檐柱径“D”的具体尺寸。如果确定一幢建筑明间面阔为3.6米,则可根据面阔、柱高与柱径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出柱径尺寸为0.26米,柱高为2.88米。

注意事项
1

多看多问多学

2

灵活运用 用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