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52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8

自拟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最常见的月经疾病之一,系由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临床出血情况符合祖国医学中“崩漏”的范畴,崩漏的成因主要有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房帏不慎等影响肝、脾、肾功能失常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固摄而致,属血证急证,为妇科疑难重症之一。亦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崩:经血暴下如注,漏,淋漓不断。久漏中气下陷,冲任不固,势必成崩,漏久气血耗尽亦必成漏。二者可相互转化。崩症有虚有实,漏症虚多实少。从病势上来说,漏为崩之渐,崩为漏之甚。因此崩和漏仅是程度上轻重缓急不同,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明显区别。自古以来都是崩漏并称。多年来采用西医辨病,妇科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确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运用清宫阿膏。资料与方法;患者年龄17~50岁。发病时间1年以内49例,1年以上14例;其中17~3O岁1O例,31~48岁48例,46以上5例;出血持续1个月以上20例,1个月以内43例。已婚57例,未婚6例;病由上环后3例,产后第1次行经2例,药流后3例,人流后3例。不明原因52例。2治疗方法:清宫阿胶膏:党参20~30g(红参),黄芪15~30g,阿胶1O~20g,牛肝粉10—20g,红枣肉1O~15g,地榆炭10~15g贯众10~15g,陈皮5~lOg,每日服食3次,出血期每次服食15—20粒,非出血期每次10粒,随餐服食或餐后服食均可。3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服药1~3天出血停止;②有效:4~6天出血停止;③无效:7天以上仍未止血,或者仍多。结果63例患者治疗后,显效51例(80.9%);有效8例(12.7%),无效4例(6.3%),总有效率93.7%。例1:患者,女,38岁,近1年来月经不正常,或提前,或错后,经期一般6—15天,末次月经2010年6月12日,量特多,用止血敏、氨甲苯酸静滴,舌下含服甲基睾丸素无效。予以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结果回报: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诊刮后正常行经3个月,2010年9月21日再次来我院就诊,主诉“月经第4天,量多有血块,头晕眼花,不能站立”。诊见:面色苍白,言语低微,气短,畏寒,白汗,舌淡,苔薄,脉细涩。病属崩漏。采用清宫阿胶膏治疗。9月24日诊,患者自述服完上药后出血明显减少,乃于前方加蒲黄炭6g,以增强止血之力。3剂,一日1剂,每剂2服。9月27日三诊,患者出血已止,微感头晕、心悸,周身乏力,随访1年未复发。讨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异常的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不正常,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以月经周期紊乱和子宫出数量及性质改变为特征,《血证论》说“血乃中州脾土所统摄,脾不摄血致以崩漏”。本方根据吴鞠痛《温病条辨:治血论》说“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有形之血不易速生,无形之气宜当急同”的原则,不益其气不足以摄血,决非单纯使用止血药而可收效。故重用党参(红参)、黄芪、阿胶等健脾补气,脾气健运,统摄有权,血自归经,加用陈皮补气助消化,从而加强补气药之作用,大枣补脾益气,可起调和之功。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殖”,“肾为冲任之本”,所以诊时应该重视补肝肾,调冲任,维持黄体功能,时下有人见崩漏便用止血药,只辨病不辨证,往往造成闭门留寇。顾标失本之弊,以致漏下不止,久久难愈。古代医学对崩漏的治疗,总结出“塞流、澄源、复旧”三个步骤。《傅青主女科》认为不可独用止血药,当于补阴之中求止崩之法。崩漏论治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瑾守病机”,参合临床,求治本之法,在崩漏之际,为“塞流”固本止崩以防厥脱,漏下不止为理血固本,咀势稍缓宜澄源固本,复旧益补虚固本。全案塞流澄源并举,俾本固血充,经调而崩愈。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