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39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如何用合理的时间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学霸 ?

人并非生而学渣,当一位同学鼓足勇气希望取得理想成绩时,最容易去做的事情就是像学霸看齐,都期待着自己能够像“学霸”一样,坐在书桌前一学一整天,对学习(比如背词,做题,写作文)充满了热情,并把这种热情持久地延续下去。但是,在与留学的朋友们微信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有此想法的同学都没能“羽化成大神”,反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消极情绪。很多同学存在以下两种对学霸的“误读”:1. 看到学霸在学习的时候,脑中产生一个想法:原来成为学霸需要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面。2. 看到学霸在玩的时候,脑中产生一个想法:原来学霸不需要无时无刻地学习,要劳逸结合。 很多有过第一种想法的同学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闷头学习,每天把八个甚至十个小时的时间花在学习上面,整理笔记,做题,改错,看书,背词等等。但在考试时成绩依旧没有提升,便下了自己“脑子笨,不如学霸聪明”的论断。很多有过第二种想法的同学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和学霸一起玩,或者减少了自己学习的时间。但在考试不灵的时候,便觉得“学霸都是天才”。 为什么说上面两种想法都是对学霸成绩好的原因的误读呢?因为这些同学都把关注点放在了“时间”上面。很多同学接触过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里面大部分提到的也是“如何制定时间表”“如何规划时间”,曾经读过一本当年很畅销的书籍,讲的是如何培养自己持久学习的习惯。但是单凭时间来约束自己,或者来评估自己的努力程度,是显然是不够的。 让我们来换个思路面对“学习”这件事情。真正的学霸是不会以学习时间长短来评估自己学习的量和努力程度的。人是有惰性的,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自己的学习效率会逐步降低。可能你的时间表里九个小时都是“学习”,但是你的学习总量和学习成果却是无法用时间表来衡量的,因此时间不是一个好的参考系。在高一时就夙兴夜寐地学,睡得比班里学霸都要晚,自己认为学习时间很充足,好似很努力,实则没意义。后来采用了新的参考指标,效率瞬间提高。记住这一句话:不要用时间长短来要求自己,要用任务数量来要求自己。自己在考试之前,或者学习一个新章节之前,要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其中包括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应该做的题数,改错的次数,背的单词遍数,预习的章数,复习的章数,总结的章数,问多少问题等等。具体数量是多少,可以根据距离考试或章节结束所剩的天数进行逆推。先写出总量,比如三遍TPO,三遍GRE真题,五遍背词,二十篇作文,三套语法之类的,然后计算出平均每天需要完成多少量,有了这个量,每天就按照这个量来执行,不管花的时间多还是少。 这个量要保证完成。如果碰巧遇上了简单的部分,花的时间少,比如词汇简单,或者作文好写,那就到此为止,不要做今天计划以外的东西,其他的时间用来答疑,琢磨琢磨没搞明白的知识点都可以。切忌“一口吃一个胖子”,妄图一天做后面几天的任务。如果碰巧内容很难,比如数学没看懂,听力超难,题不会做;或者单词全不认识,背不下去等等,那就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上网查资料,问同学,吃饭的时候背单词,挤出时间来执行自己计划的任务,硬着头皮也要完成。 这样的话,你每天学习上花的时间是不定的,可能有的时候6小时,有的时候10小时,但是你完成的任务是肯定达到预期的,因为任务数量,相比于时间标尺,是绝对更利于评测你的努力程度的。 想看电影,没问题,记得把任务完成想玩游戏,没问题,记得把任务完成想去派对,没问题,记得把任务完成想谈恋爱,没问题,记得把任务完成 之所以不建议同学们模仿学霸的作息,是因为每个人分配自己时间的方式是不同的,你可以成天埋头苦读,你也可以成天去玩去疯,高考状元也谈恋爱,哈佛学生也开派对,实验班学神也打扑克,但是他们从来不误了活儿。因此到了最后考试,检查成果的时候,由于自己始终按部就班,完成的任务总量达到要求,甚至在人之上,那就不会掉链子。相比之下,每天坐在书桌前埋头十个小时,却一直翻来覆去地念叨着一页单词,盲目地扫着书本,却一个字没往脑子里去,一道题没用心去做,看到别人玩的嗨,就随口来一句“你们可真是闲啊”,结果自己学习效率奇低的人,那不叫好学,那叫耽误时光。因此,同学们可以把学习想像成工作,每天有必须完成的任务,依照自己的作息习惯来完成。 最后笔者希望补充的是,虽然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但兴趣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深度,可以缩短你的学习时间。如果你想比学霸更高一个台阶成为学神的话,那么你就想办法提高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同学竞争也好,提高应用也好,自己出题也好,这里不再赘述。但总而言之:每天必须知道自己需要完成什么,然后硬着头皮干活儿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