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23今日阅读:19今日分享:20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7.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现在称作DARP)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阵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他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  1985年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组建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并将其命名为NSFnet,伴着TCP/IP的不断完善,1986年NSFnet取代了ARPANET成为真正意义上早期因特网的主干网。1991年由于数据业务量大增,骨干网上的负荷过大,迫使NSFnet的骨干网升级为45Mbit/s的链路。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NSFnet还仅供研究和教育之用,政府部门的骨干网保留下来用于面向具体任务。由于不同部门之间需要信息交流,需要联网。于是出现了许多因特网业务提供商(ISP),如Sprint、MCI、BBN等通过网络节点进行连接。后来为了简化不断增加复杂程度的网络,NSFnet网络的核心网络逐步转移到ISP的网络结构中,NSFnet网络就演变成为现代的因特网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而NSFnet在1995年4月停用。  因特网的网络互联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其结构是开放的,并且易于扩展。典型因特网的构成如图7-1所示。开放性的结构将ISP(Internet业务提供商)、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IDC(Internet数据中心)等用户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是通过电信网络作为承载网络连接起来的,因此因特网已离不开电信网络而独立存在。  图7-1典型因特网的构成示意图  总而言之,因特网是由众多的计算机网络互连组成,主要采用TCP/IP协议组,采用分组变换技术,由众多路由器通过电信传输网连接而成的一个世界性范围信息资源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