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欢迎来到南加大,世人眼中的富二代和牛人博物馆

大家好,今天分享一篇留学城市物语——USC的故事。写文章的同时,也是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温故而知新的机会。在回顾USC时光的同时,得到一些对这座校园新的感受和感悟。我是带着坚定要学Marketing的心,从2+3的中法交流项目里申请到南加大读硕士的。5年前,法国商学院背景的中国留学生还不是那么多——可能现在依旧不多;本科毕业,我的同学们几乎都选择留在法国,或去往欧洲其他国家读研。于是,我就作为全年级唯一一个申请美国高校研究生的人,苦逼地第一个赶完毕业论文,匆忙地回国办了签证,在度过一个为期仅2周的暑假后,乘上了前往美利坚西海岸的班机,来USC攻读传媒学院下的Marketing方向项目。我的高中班主任在督促大家做课间操的时候曾经说过,可要好好珍惜我们的校园,说不定你将来去的大学还没有咱学校大。  这句笑话却一语成谶:国内大学,法国大学乃至南加大,每个校园都出奇的“精致”。由于可用面积有限,大兴土木便在所难免。踏入USC之初,就到处可见被掘开的地面和在建的高楼,时至今日,举凡稍具规模的空地都被盖上了建筑物。 而我们传媒院(Annenberg)的新教学楼终于在我毕业前不久对外开放了。古典庄重的红砖房外表下是一颗颇为时髦的心脏,装修风格洗练简洁。这以红色(cardinal)为主题的罗马式建筑设计是USC的标志,殊不知在这崇尚自由的校园里,每个院系、各个时代兴建的楼宇外形气质各异,像许多套打乱了的乐高又拼合在一起。  与建筑风格一样百花齐放的,还有不同院系、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众所周知,理工学院几乎是中印两国技术宅的天下,一言不合就在图书馆住上一礼拜。USC的许多理科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根据2016年USNews的排名,Computer Science专业排名Top20,Earth Science专业排名Top26等。Math等专业也排在全美高校前列。  各大学院中,商学院(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的学生最有精英范儿,比大部分教授还要西装革履。USC的Marshall商学院的MBA专业被福布斯评委全美最佳38名;Bloomberg和USNews分别将其评委全美最佳21名和25名;Economist将Marshall列为全球最佳商学院的71名;Financial Times评其为全球最好的商学院25名。  还有电影学院,这些天才们时常一脸阴沉、旁若无人地蹲在路边吸烟;音乐学院的学生坐在草地上闭眼弹一段吉他,又埋头在乐谱上奋笔疾书;传媒院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硕果仅存的“党代表”性取向也堪可怀疑...USC的电影学院多年被评为全美TOP1  这所全美中国留学生最多的高等学府像一锅大杂烩,所有的菜品都混炒在一起,每种菜都或多或少沾染了别的滋味,却又在本质上泾渭分明,不肯苟同。  理工科学生的生活相对简单,天气好的时候就写段代码庆祝一下。  文科、法学、商科的学生们从一入校园就开始发愁找工作,各种社交活动、网上渠道都不肯放过,实习从娃娃抓起。艺术生或演出或拍片或发呆,超凡出尘,我等凡人无缘得见真容。我们在同一所学校短暂相遇,不一会儿就四散到校园与城市的各个角落,彼此的世界大相径庭。不过在外人眼中,USC的学生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富二代”。  有个早年从UC某校毕业的台湾大哥说,当年一起搞联谊,USC学生开的都是上万块的奔驰宝马,UC的“屌丝”们则是3、5千刀的日系经济型。  诚然,校园中有那么几辆为人津津乐道的豪车,毕业礼当天我也亲眼见过开着劳斯莱斯来参加庆典的学生。  本科学生会主办的晚会上,爱马仕皮带和香奈儿包包与妆容精致的女孩、西装笔挺的少年相映成趣。学校附近的豪华公寓,一间卧室的价格抵得上我3个月的房租,却仍然供不应求。壕吗?我想大概是有一点的。  不过,在学校的2年里,我一次也没亲见雷人又狗血的炫富场面,也没有遇上过有钱无脑的真·纨绔子弟。  和吐槽君的帖子与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相比,大部分人的生活可谓平平淡淡:白天上班或写作业,晚间上课或健身,周末聚餐、买菜、做饭、短途旅行,和恋人卿卿我我。时常夜宵,偶尔买包,赶上黑五就拼命剁手,此后一直到情人节的日子里边吃土边继续剁手。  让我总结的话,这就是人人都经历、人人都怀念的学生时代。不管你是在家做仰卧起坐还是去健身房找私家教练,不管你是和好基友吃火锅自助还是同TA在市中心的高档牛排馆享受烛光晚餐,我们都在各自的青春里过得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真正体现出“富二代”三个字分量的,是那份面对未来的从容和自由。  在公司做得厌了,你忍气吞声,祈祷来年办下工作签证就摔桌子走人,他们却可以潇洒地随时挥一挥衣袖,花时间旅行、修整、找自我,挑个气候宜人、水准高端的学校继续读个硕、博。  社会的沟沟坎坎,你避不开,只能硬闯,而他们则拥有比你更为宽厚的臂膀可倚靠,更为多样的后路可选择。  嫉妒吗?不平吗?我猜多少是有一点儿的。不过在USC,最让人不安乃至绝望的,是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拼。  我见过的富二代,朋友圈里古文古诗词信口拈来,一学期读的英文原版书比我一辈子还多。大学还没毕业就混中美两国的文娱资本圈儿,有业内大牛带路,有美国本土的人脉。受不了在学校做些猴子学样的功课,动辄感叹自己老了、创业晚了,让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吐槽。  我见过的富二代,住市中心高级公寓开玛莎拉蒂,已实现亿元交易额,在中国、美国各大城市间往来穿梭,每天睡3、4个小时。未读微信不少于1千条,有“正事”找他却永远有求必应。还是在学生团体中,都是让人心服口服的优秀领导。对了,人家也才大四。  我见过的富二代,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拿爹妈给的钱做几十万人民币的小额投资,当年看中的自媒体现在纷纷成了大V,半年就能收回投资。头脑清楚甚至带点狡猾,对盈利模式的点评一针见血,做人却含蓄低调、温和讨喜。和他交谈,我总能产生面对投资人时的紧张感。  如若你想对他们品头论足,我劝你首先审视自己心底那羞于见人的阴暗念头,因为他们明摆着优秀,明摆着好学,明摆着聪明,明摆着勤奋,不由得你不承认,不由得你不佩服。  硅谷吹来的风让洛杉矶成为创业热土,任何有想法、有创意、不安于现状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者。以USC为圆心,校友的彼此联系为半径,在南加乃至西海岸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想要按部就班,劝你别来;想要开疆拓土,放心,这里不缺疯子,不缺智者,亦不缺大智若癫的真神哪里都有USC校友的身影,他们来自建筑系、生物系、教育系、商科、计算机系,他们当时申请的时候都手握一把offer,最后还是选择了西岸赫赫有名的USC。USC校友遍布西海岸,校友圈对于日后求学、求职的优势,在北美来说是相当可观的。  欢迎!这里是美国西海岸名声赫赫的富二代博物馆,里面有你恨,你妒,你爱,你敬的各种富二代。  我感激他们的存在,让每个人穷志不短的人心里窝了一团火。向他们偷偷地学,和他们真诚地聊,在每个想要得过且过的时刻,为了自己能和他们一样潇洒恣肆而再努力那么一下,一下,又一下。  这里轻狂浮躁,这里物欲横流,这里充斥着看似美梦的谎言和看似幻梦的创造。这里能洗去你的稚嫩,代之以世故与多疑,这里教会你尝试,又在你从云端跌落的时候,给你一个不那么疼痛的软着陆。  为此,我将永远记得并感谢USC,  永远记得并感谢洛杉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