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22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石头门坎素包

今天的这个素包是天津人的独门秘笈制作的,多少年来都一直传承着这种调馅方法,绿豆菜、香菜、面筋、香干、粉皮、黄花菜、木耳、姜末是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红腐乳和芝麻酱用香油调好后用来调馅,是这个素包的精华。 百多年前石头门坎的老掌柜将天津素包发扬光大,无论是在食材还是在调制上都非常讲究,精益求精。写这篇博客时我一直在犹豫这个素包是叫石头门坎素包还是叫天津大素包,如果用石头门坎素包,显然不是正宗的,叫天津大素包又不具代表性,因为石头门坎已经是天津美食的一张名片了,来天津的游人都会慕名到食品街品尝石头门坎的素包的,可以说石头门坎素包是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齐名的一道美食,所以我还是用石头门坎素包为名来写这道美食吧。 当年经营素食的餐馆有好多家,唯有石头门坎这家店铺用料讲究,薄皮大馅,干净卫生,礼貌待客,所以经营的名气越来越大,顾客盈门。因为店铺低洼所以掌柜的常立于门口一道石头围堰以挡雨水倒灌。相传当年慈禧太后来天津祈福时品尝过这家店铺的素包,吃过连连称赞,所以回京后还时常差人来买这素包,每想这素包时总会想起这道石头围堰,所以御赐“石头门坎素包”,从此这石头门坎素包越来越红、越做越大。 天津人喜好这个口味,街上的包子铺里也少不了这口味的绿豆菜素包,早上拎上几个吃早点要比大饼油条过瘾,有段时间不吃还馋得慌。平时在家做这素包时都是信手捏来,但这次想写一篇有关石头门坎的素包,所以搜了有关石头门坎素包的相关文章,做的时候也力求按照石头门坎的配料去做,比例则按照自己的喜好有所改动。 这素包因为调馅时只加芝麻香油所以掰开包子时香气扑鼻,绿豆菜嚼起来脆脆的,加了绿豆粉皮所以吃起来非常滑爽,馅里还加了香菇,为了让香菇的味道发挥出来所以先将香菇丁炒制一下,泡好的香菇水勾兑少许淀粉倒入炒出香味的香菇中,这样在调馅时不会出汤,也能完全利用上,面筋丁会吸足这些水分,最后调好的馅不水不干不柴 。 感叹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这一道道经典美食,孕育了一方百姓。
食材
1

绿豆芽 1000克

2

黄花菜 25克

3

天津面筋 150克

4

木耳干 1块

5

香干 3大块

6

香菇(干) 20克

7

香菜 200克

8

粉皮 2卷

9

王致和红腐乳 3块

10

芝麻酱 75克

11

腐乳汁 少许

12

芝麻香油大约 100克

13

姜 1块

14

味精 少许

15

淀粉 30克

16

盐 适量

17

水 180克

18

面粉 1500克

19

温水 (和面用水:按55%水量) 830克

20

面肥 1块

21

纯碱 适量

步骤/方法
1

准备食材

2

先将绿豆菜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入开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晾凉,用刀截成大约2厘米长的段控去水分。香菜洗净切成1厘米长的段。香菜根切末留着炝锅用。

3

粉皮面筋也分别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香干切0.5厘米的小丁 干黄花菜和干木耳用凉水泡发后洗净,黄花菜切1厘米长的段,木耳切小丁 。 香菇洗净后泡发,切小丁,香菇水留着调淀粉用。 姜切末。

4

碗里加入王致和红腐乳3块用少许腐乳汁懈开,加入芝麻酱,最后再倒入50g的芝麻油调匀。

5

炒锅倒入香油。用姜末和香菜根炝锅,

6

下入香菇丁翻炒。 将30g淀粉用泡发香菇的水和清水共计180g懈开倒入锅中翻炒至浓稠后关火,加少许味精,

7

锅略凉后加入香菜拌匀。

8

等锅完全凉下来后将以上切好的食材全部加入,翻拌均匀。最后再将调好的腐乳麻酱汁倒入,翻拌均匀,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一盆素馅调好了,看上去就特有食欲吧。

9

1500g面粉加入面肥用830g温水和成面团这个水量比蒸馒头面团略多点就行,发酵至2倍大后加适量纯碱揉匀,饧面30分钟后开始做剂子,包包子了。 蒸锅加水烧开后,将包子放入,大火上汽后10分钟就可以了,白白香香的大素包开吃了。

10

热气腾腾的大素包出锅了

推荐信息